【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敖雷報道:中國第4部航天白皮書27日在京發布,首次提出中國要在2030年時躋身世界航天強國的發展愿景。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擁有超過170顆在軌衛星,利用空間能力大幅提升,初步構建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以及導航定位組成的骨干體系。至于備受關注的載人登月計劃,他回應稱,目前尚要進行多個方案比較,還處于深化論證階段。
未來15年深空探測計劃發布
時隔5年,中國政府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吳艷華表示,2011年以來,中國航天科技創新成果顯著、進入空間能力跨域發展、利用空間能力大幅提升。突破了載人航天領域關鍵技術,新一代無毒無污染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歷時10年完成研制并成功發射。截至目前,中國的在軌衛星超過170顆,初步構建了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三大系統組成的骨干體系。
吳艷華指出,白皮書首次提出了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的發展愿景,即在2030年左右中國航天要躋身世界強國行列。他透露,未來5到15年,深空探測工程將實施4次重大任務:一是2020年左右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二是實施第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采樣返回;三是進行一次小行星探測;四是規劃一次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測。此外,中國亦將啟動下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征9號”的研制攻關,初步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現首飛。
載人登月尚在方案論證
至于外界一直最為關注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此次官方回應亦再次表明,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尚未制訂確切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吳艷華稱,“關于載人登月的問題,當前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論證其科學目標和技術途徑,進行多方案的比較,即正在進行方案的深化論證階段。”
吳艷華表示,國家航天局對月球探測的規劃是,2017年底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采樣返回,并設想在未來5到10年開展兩次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也就是啟動探月工程四期。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航天領域
航天作為一個過去主要由政府資本推動的領域,如今美國的民間資本已經深度參與到太空探索之中,而中國的航天領域亦向國內、國際資本伸出了“橄欖枝”。吳艷華說,商業航天推進力度空前,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已有明確表述,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應用等有關領域。
“在本部白皮書中,也闡述了商業航天的有關政策,對私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多元資本包括境外資本,都是持支持鼓勵的態度。”吳艷華指,商業航天是國際發展的趨勢,在近期發布的外企投資負面清單中,航天領域禁止投入的項目非常少。關于衛星的研制、核心配套產品的研制、應用、服務等各領域,都歡迎鼓勵國際、國內各種資本投資。至于外界關注的商業發射場、測控等領域問題,正在深化論證,也是持開放支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