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牛"牛" 人更“牛”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鏖战四大壁垒
关岭县空气清新,在自然生态的山坡上放养的牛群,肉质营养丰富,格外受消费者喜爱。
“关岭牛,真的牛”这是人们对关岭县黄牛品质的高度赞誉。在决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关岭人发扬“府首甘为孺子牛”的品德和精神,竭力破解石漠化下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全力求解现代产业发展的良策;致力化解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努力排解医教缺失的困境。
特约记者 罗有铭
没有青山绿水,一直是关岭人的痛中之痛
关岭山中的火龙果园
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坐落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全县1468平方公里面积中岩溶面积就有123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4%。石漠化面积430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近30%,是贵州省岩溶面积和石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是关岭人必须越跃的一道壁垒。“脱贫攻坚首先要降伏石漠化这只拦路虎,改善生态生活条件,否则,一事无成”。关岭人清楚自己的死穴,他们紧紧抓住石漠化治理不放松,向石漠化要生态、要产业、要财富。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由之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48%。仅去年以来就新增林草面积6.7万多亩,种植经济林2.4万亩,封山育林育草8.4万多亩,实现保土60多吨,新增蓄水4万多立方米,有效遏制了石漠化进一步的发生和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治理前的2430元增长到7200元。关岭人从青山绿水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没有现代产业,一直是关岭人的困中之困
关岭县境内山高坡陡,人均耕地面积只有7分地,不少地方是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农副产品基本上只是自产自销,商品率低下。没有现代农业产业作支撑,脱贫攻坚大业就难以走出困境。该县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不盲目跟风,不心浮气躁,确定了以关岭牛等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打品牌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向千山万岭发起了产业化扶贫的强大攻势。
柑桔种植发展也是关岭百姓致富的另一个门路。图为果实累累的柑桔果园。
关岭黄牛享誉省内外,是国家认定的地理标志品种。过去由于石漠化不断扩大导至草场资源几近枯竭,养牛成本大幅增加,曾经的养牛大县丧失了养牛的资本。该县制定了让关岭牛“牛”起来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牛存栏达到25万头,年出栏10万头,着力打造西南养牛大县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牛存栏量已达到15.5万多头,产值120多亿元。今年已销售1.6万多头,销售收入1.3亿多元。该县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周期性集群发展路子。年以来全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撬动金融资金和招商引资资金35亿元,启动实施516个项目,除重点发展牛产业外,还发展了火龙果、枇杷、猕猴桃等精品水果5万多亩,早熟蔬菜8万余亩和乡村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仅向香港、广州等省外市场就销售蔬菜5万多吨,产值1.2亿多元。关岭人从特色优势产业化扶贫中找到了致富门路。
没有坚实基础,一直是关岭人的忧中之忧
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一直困扰着关岭县的发展。该县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实现了12个乡镇(街道)全部通油路,138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5%,今冬明春可全面完成通组路、串户路和庭院硬化。全县修建机耕道1070公里,惠及135个村,4.9万多贫困人口。全县所有村组已实现电力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该县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016年建设安置点8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搬迁入住1262户5857人。2017年为1391户6489贫困户建设的4个城镇安置点,明年上半年前可全部搬迁入住。三年来全县投入近6000万元,对5856户农村危房进行了改造。再一方面,该县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全县无安全饮水人口近20万人占总人口的55%。该县整合资金5亿元,通过分步实施水保工程方式,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解决9万多人的饮水困难,其余可望在明年底前后解决。关岭人从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增强了自信。
养殖关岭牛特有的构树饲料林
没有医教保障,一直是关岭人的难中之难
三年前,因病因学致贫的占全县贫困人口近35%,求医求学一直是贫困群众难中之难事。三年来,全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前,70%的村级卫生室能开展基础诊疗服务,8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100%的参加了合作医疗。今年有6万多人次享受基本医疗补偿、民政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赔付等政策。该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力抓好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工作,去今两学年累计资助贫困学前幼儿1240人次、贫困高中及中职学生8886人次、助学贷款省内外高校学生2167人。关岭人从医教帮扶中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致富百姓收获丰收的火龙果,脸上笑开了花。
在重视教育扶贫的同时,关岭县还特别重视村级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全县村支两委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底,产业发展思路和技术知识不足等情况,关岭县从全县事业编制中挤出85个名额,用于贫困村扶贫专职副主任的招聘,受聘人员在村里服务三年经考核合格后转为在编人员,但仍留在村里工作。随着这批大学生村官上岗发力,关岭县村级人才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