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王藝橋報道:記者從28日沈陽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沈陽市委市政府圍繞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出臺了《振興實體經濟的若干政策措施》,共10個方面78條,打出了一套振興實體經濟的政策“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給實體經濟帶來重大利好。
加減“組合拳”助力實體經濟騰飛
據沈陽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發改委主任閻秉哲介紹,這次出臺的78條政策措施,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
一是既注重“減法”,又注重“加法”。比如在“減法”方面,著力為企業“降本減負”,提出了將“零收費”和免征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投資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費試點范圍由14個試點園區擴大到全市;免收建筑基坑降水污水處理費和水資源費;誠信企業免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等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34條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將會大大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對促進沈陽實體經濟發展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一“減”,看似小帳,但對于企業來說卻無異于“雪中送炭”。 另一方面是“加”,“加”上的是政府扶持。提出了強化招商支持,突出了招大引強,如對新設立的世界500強企業直接投資和中國企業500強先進制造業企業,形成不含代建部分的實際固定資產投資給予5%補貼,在此基礎上,對投資達到5億美元及以上帶動力強的特別重大項目可以股權投資或固定資產投資補貼加大支持力度,使沈陽實體經濟不斷壯大。這些具體舉措,都需要政府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四兩撥千斤”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都體現了政府對實體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
二是聚焦先進裝備制造業。提出科技重大專項、科技成果轉化、新型研發機構設立和科技人員激勵等方面補貼獎勵政策。如對創新主體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按研發設備投入額的30%給予補助,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所得稅貢獻地方部分給予全額一次性補助;還提出了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及推廣應用和制造業智能升級的補助政策,全力推動沈陽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邁進。
注重政策的落地和有效性
當記者提問這次的政策措施能否真正落地時,閻秉哲坦言,過去確實存在有的政策落實的不好、企業獲得感不強的問題。因此,在這次政策措施的制定過程中,沈陽十分注重政策的落地和有效性。
一是這次制定的政策措施,突出了問題導向,注重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呼聲,特別是針對企業發展需求和反映的最突出、最迫切、最現實問題,以及制約實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和痛點,有針對性地提出的,同時,沈陽還借鑒了外地的先進經驗做法,因此具有很強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相信這些政策措施一定能增強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二是將對政策措施逐條進行解讀,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流程、責任單位和服務監督電話,并向社會公示。有關部門還將組成聯合督查組,按季度對執行政策的責任部門進行監督檢查,并及時受理和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將檢查情況納入績效考核,每半年對本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效果進行總結評估,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不可否認,政府扶持對于企業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這次沈陽出臺的《振興實體經濟的若干政策措施》,含金量十足,力度空前,而且更加注重實用性,無疑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