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四川 > 本地新聞

徐進:建議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

2017-03-08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國資委主任、党委書記徐進在小組會議上發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金山報道: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既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又是部署各項工作的施工圖,更是一份向全國人民發出的動員令,給人信心,催人奮進。

  冀中央加大對地方的支持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國資委主任、党委書記徐進在小組會議上發言。他說,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是党中央、國務院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局出發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党的十八大以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規范國家與國有企業的分配關系、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完善政府預算管理體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調整優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來自國資系統的全國人大代表,徐進代表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感受很深。就以他工作的四川省國資委來說,近年來,在財政的大力支持下,省國資委逐年加大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2013—2016年累計向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安排支出11.6億元。其中:2.2億元用于增加企業資本金;3.1億元用于解決人員分流安置、“三供一業”等歷史遺留問題,分流安置約5000人;3.5億元支持川煤等困難企業改革脫困、轉型發展。2017年,省國資委還將安排近8億元,主要用于支持國企解決“三供一業”移交等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對省屬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的資本注入。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經濟結構、支持國有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還面臨收支矛盾突出等問題。”徐進代表舉例說,比如,2010—2016年七年間四川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共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20億元,與中央及部分省(市)相比,國有資本收益規模明顯偏小。與此同時,部分地方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任務比較繁重,經測算,全省僅解決地方國企“三供一業”移交、廠辦大集體兩項歷史遺留問題就需70多億元。因此,需要中央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式加大對地方的支持力度。

  五建議冀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徐進代表就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提出了以下五點建議:

  一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制度。針對地方國有資本收益總量小、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任務繁重的實際,建議從國家層面建立符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特點的轉移支付制度,構建中央和地方相互銜接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機制,打通中央、省級、地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通道,支持地方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二是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條例》。目前,各地主要參照中央的國有資本經營管理制度,制定本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由于各地制定的政策不盡相同,部分具體業務工作缺乏統一標准和權威解釋,影響該項工作的開展。因此,建議在總結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新《預算法》精神制定統一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條例》,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各環節從中央層面作出統一規定,使得各項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有章可循、更具操作性。

  三是制定統一的股權多元化企業分紅管理辦法。按照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進程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將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將實行股權多元化,建立市場化分紅機制、規范股權多元化企業分紅顯得尤為必要。因此,建議在逐步理順股權多元化企業股權關系基礎上,按照公司法和公司治理機制要求,從國家層面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對企業利潤分配方案制訂、表決和紅利上交程序等進行規范,確保在向管資本為主的轉變中更加有效地落實出資人收益權。

  四是制定完善國有企業留存收益使用管理辦法。國有資本收益權是對企業經營產生的所有留存收益而言,我們收取的國有資本收益只是國有企業留存收益的小部分,大部分留存收益由企業自行安排。作為出資人,不僅要組織國有資本收益的上繳,還應加強對留存收益使用的管理,指導企業更加科學合理、規范有效地使用留存收益。目前,國有企業留存收益的使用管理還沒有統一的制度規定,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國有企業留存收益的使用管理辦法,以進一步規范國有資本收益分配管理秩序。

  五是合理把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重點和方向。根據現行規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范圍除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和補充社保基金外,優先支持企業改革脫困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由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主要用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功能定位,支持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向企業注資支持其實施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均有利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符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功能定位。因此,建議在確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重點和方向時,將支持企業改革脫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與向企業注資支持其實施發展類項目並重,根據國有企業不同功能定位和分類管理要求,分類制定國有資本預算支出政策和標准,特別是加大對有利于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前瞻性戰略性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等發展類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 “造血”功能,提升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