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萬柔 黃穎 郭美勤報道:“江西建設特色小鎮,一是應該緊扣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總目標;二是應該充分契合農村城鎮的特殊作用,大力發展服務業;三是選拔青年干部、青年大學生和碩士、博士,組織和派遣具有復合型知識能力結構的‘工作組’,下至鄉鎮,對特色小鎮進行謀篇布局。”15日,在江西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王東林代表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專家組發言建議。
特色小鎮須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鏈
特色小鎮的“產業”是生態農業的自然延伸并形成一定長度的產業鏈。王東林認為,江西農村的“鎮”必須與生態農業、環境保護和治理同步發展,并行不悖,成為生態農業生產、加工與遠程銷售的聚合點。“小鎮的‘特色’只能從因地制宜的產業中來,生態農業和小鎮所兼具的城鄉優勢所衍生的服務業中來。”
“特色小鎮最好兼具城市與鄉村兩者的優點與優勢:既具備現代城市的基本功能,能享受城市同等的文明成果,同時又有城市所不具備的自然風光、文化風貌、優美環境和宜居性。”在王東林看來,特色小鎮要在充分保護固有歷史文化風貌基礎上,特別注重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在環境、交通、通訊、信息、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商品供應、物業管理、社區生活等方面最大程度地縮小城鄉差異,進而與毗鄰的大中小城市實現聯動,承接毗鄰城市需要向外疏解的功能,成為城市居民回鄉休閑、度假、養老、寄托鄉土情結的第二居所;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而言,特色小鎮則是他們安頓家人、贍養父母、安置子女就近入學的新社區。
特色小鎮要鼓勵青年才俊回鄉
特色小鎮建設,最缺的資源是資金和人才。王東林建議江西省政府考慮出臺相應政策,既要鼓勵農村才俊、青年學生回鄉創業,也要鼓勵從鄉村出來的退休或其他人員根據自愿原則到小鎮定居。另一方面選拔青年干部、青年大學生和碩士、博士,并返聘一批退休干部,組織和派遣具有復合型知識能力結構的“工作組”,下至鄉鎮,連續工作二至三年,承擔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文化保護規劃、產業選擇與設計、資源集聚與招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