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一偉 王思娜報道:初見,郝老先生他已經掉的沒有頭發了,大高個,已過耄耋之年,但是郝老精神矍鑠、身體壯健、十分健談,非常幽默,時不時逗大家開懷大笑,那份“精氣神”十足,就如同掛滿“******”的一幅幅書法作品一樣。郝老說,他5歲時第一次拿毛筆練字,感覺好玩,特別喜歡寫畫,直到現在每天喜歡起床都要揮毫潑墨,寫幾幅字,他笑言自己天天寫如“上班”,不寫反而不習慣。今年70歲高齡的書法家郝雲,筆名*****,號*****,他的作品在國際國內書法大賽中多次獲獎,在內蒙古與康壯、楊魯安齊名是一起長大、一起玩大、一起互相學習,成長起來影響內蒙古書法界和奠定內蒙古書法的大家。郝雲先生,出生於1947年,是地道本呼和浩特市人。在家庭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從小偏愛文、史、書、畫。 在書法方面,始從唐碑入手,後臨北魏諸碑,也曾涉足篆隸,簡書、甲骨、金文等;行草以二王為宗,也得益於文微明點法。
郝老寫出書法,遠觀氣勢不凡,大氣磅礴;近看筆力雄健,結構緊湊。他的筆劃比較注重線條的質量、墨色變化,轉也流暢,折也剛健。飛白流動處,精神綻露;黑墨澆注間,氣骨凝結。筆墨雍容,安靜簡穆,形式內容相得益彰,同時融入自己的性情,營造出氣勢磅礴、不拘泥於小節、大氣縱橫的感覺,洵精品也,墨寶越來越被海內外有識之士珍視,並被博物館、寺廟、茶館、書法愛好者和企業家收藏。
郝老的作品,在上世紀70年代便見於《內蒙古日報》,80年代見於國家權威刊物《書法》雜志,個人傳略收錄於劉海粟,沙孟海主編的《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曾獲內蒙古自治區首屆書法大賽一等獎,多次參加自治區、華北五省市書法正規展等,並以獲獎作品入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書法作品集》、《華北書法作品集》、《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二十周年書畫集》和《呼和浩特書畫集》等。書作也多次參加省外、國外書法展、有的作品還收錄於他們出版的書畫集,如:《新加坡內蒙古書法聯展》書法集,《台灣書法邀請展》書法集、《中國當代楹聯墨跡集》等,還被區外多加畫廊特聘為一級書法師。為已故內蒙古自治區主席雲布龍同志在錫盟的雕像書寫碑文。
郝老介紹,在文史方面,我的文章多見於權威報刊雜志,台灣《綏遠文獻》也曾收錄其文章,著作有《呼和浩特乃帝王之鄉》,此書獲內蒙古自治區首屆政府獎,內蒙古電視台呼市電視台還做過專題講座。參與編纂《內蒙古自治區·民俗志》主纂漢族民俗部分。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主編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呼和浩特資料彙編》等。
郝老講: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需要不斷傳承,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愛好書法。我的弟子在呼和浩特市也有好幾名,他們也在為中華書法文化默默付出,對於來和我交流的書法愛好者,我都很歡迎,只要有人問,必須耐心指導,互相學習,練習書法的奧秘是向經典學習,臨帖是每個學習書法的人必須經曆的階段,作為年輕人,應該海納百川吸收世界文明精髓,但不能忘記中華五千年的經典。而在藝術發展的層面來看,在進行傳統書法精髓的學習和傳承之外,還需具備創新精神,不斷充實自己。
郝雲現為中國書畫藝術促進會理事,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書法家協會,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書畫名家聯誼會副會長,呼和浩特市東郊畫院院長。
如今,郝老曾多次參與各級政府主辦的賑災、扶貧作品義賣活動,為社會獻出一份微薄之力。進行書法創作,成了郝老每天的生活,這也讓他的老年生活豐富多彩。他說,自己如果呆在家裏就會悶,每天到自己書畫室裏活動活動寫寫,感覺充實。在他看來,書法能讓人真正靜心,而創作過程又可以讓人充滿想象力,書法是一個不斷動手動腦的過程。郝老好學,臨摹學習各種名帖。他說,學習別人的作品,學習他們的優點,吸取精華;看自己的作品,就要看自己的缺點,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