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株洲新聞網記者 李支國
大城筑新夢,株洲正向南。
國家給湖南定位“一帶一部”區域發展戰略,株洲把握歷史新機遇,打造“湖南東大門”,突破城市發展瓶頸,加速融城步伐。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產業布局無縫對接,民生民利向南傾溢,充滿希冀的融城宏圖在南部的淥湘大地豁然鋪陳。
大城向南——多贏的歷史抉擇
不同的時期,歷史總是賦予人民不同的使命。
由建市之初的7000人小鎮,成長為共和國的工業重鎮,株洲從無到有,交出了出色的“國家答卷”。60余年后,株洲要從小到大,新的發展考卷擺在面前。
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發展極,長沙市區面積已達1938平方公里,而株洲城區面積僅863.1平方公里。從地域看,株洲城區東、北、西三面與長沙、湘潭接壤,已經到邊、到頭。受空間限制,城市規劃實施舉步維艱。從產業布局來看,株洲正在重點打造軌道交通、汽車、航天航空、服飾、陶瓷等五大千億產業集群,產業發展腹地不足,迫切需要更大的區域空間布局產業鏈條。而南部的株洲縣,正處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現代高效農業大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借助更高、更大的發展平臺,集聚更多外部優勢和資源,以實現后發趕超。
一邊是百萬人口的文明新城、產業高地,發展優勢富余,深入實施轉型升級的總戰略,亟須突破城市空間、生產要素等發展瓶頸;一邊是縣域經濟各種發展資源有限,尋求如何拉長短板,以實現協調、共享發展。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后決策,向東、向南拓展。其中,南拓就是與株洲縣融城,打造南部新區,撐開城市發展骨架,一舉可實現多贏:增強核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以更大的區域空間來謀劃和布局產業分工,從而優化全市區域產業結構;形成城鄉一體化新格局,促進發展資源快速向株洲縣集中,充分享受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國家級優惠政策;推進市、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增加群眾福祉,在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上推動株洲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融城的背后,動人的前景令人神往。
縣域發力——向著未來迅跑
對于株洲縣來說,融城不是接棒,更不是守株待兔式的等候。城市向下南拓,縣域往上跟進,兩端相向發力,合力開啟無縫融合對接的大門。
株洲縣早已未雨綢繆,搶先啟動,將縣域定位為“長株潭”產業南移的主戰場、城市南拓的主陣地,向著融城的美好未來一路迅跑。
縣域規劃與市區對接,淥湘新區已具雛形。株洲縣東擴、南拓、西連、北融四向發力,拉開縣城框架,全面融入市區,啟動20個項目與市區全面對接。向東,推進了梅子湖、松西子社區建設;向西,加快了淥浦大橋、河西快速環道等建設工作;向南,加速了南洲新區整體開發;向北,修建淥楓大道連通市區。
城鎮擴容提質,綜合功能與市區對接互融。株洲縣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方式上與市區實行全面對接。近年持續加大城市建設投入,大力實施城鎮擴容提質,改、擴、建10多條主干次道路工程,建設淥江風光帶和20余座垃圾站、公廁,城區6000戶居民用上天然氣等,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城市管理方式上,以市區為標準,實行環衛24小時清掃保潔;引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與市區自行車實現通借通還。
以生態產業為重點,與市區優勢互補。近年來,株洲縣圍繞文化休閑、新能源等重點產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了淥鴻風電、湖南中宏基生物質燃料、金浩萬畝油茶生態園等72個產業項目,與市區實現“互補”發展。
向南融城,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撤縣設區——深度融城融合
實現深度無縫融城融合,需要超越行政區劃的阻隔、打破地域的藩籬。經多年醞釀、充分調研論證,廣泛征求聽取各方面意見,我市向國家、省有關部門慎重提出申報:株洲縣撤縣設區,將淥湘大地融入株洲新城。
市委、市政府高效決策,部門配合大力推進——
6月30日,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對株洲縣撤縣設區領導小組成立、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工作進度安排、經費保障和社會穩定等相關工作進行研究和部署。
7月4日,株洲縣撤縣設區領導小組召開相關部門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并充分聽取各成員單位的意見與建議。
7月5日,中共株洲市委第19次常委會議研究通過了株洲縣撤縣設區方案,明確了撤縣設區工作的任務書、路線圖、責任表。
7月8日,省民政廳領導主持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社會代表對株洲縣撤縣設區意見。
撤縣設區,社會所向所盼,群眾一致贊同,民意廣度與決策高度合拍共振。
“株洲縣撤縣設區,是我們盼望多年的大喜事、大好事,我們堅決擁護支持,相信株洲縣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株洲市會越來越美。”株洲縣退休干部、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佩蓮的一席話,代表著廣大群眾的心聲與美好愿望。
株洲縣,隨著撤縣設區的推進實施,必將迎來融城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