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特別報道

在國家大戰略中謀划江西崛起 在世界大趨勢中創新江西價值

2016-05-10
來源:香港商報

  據江西省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江西生產總值3766.9億元,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25.9億元,增長9.1%;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固定資產投資2805.5億元,增長14.7%;財政總收入858.9億元,增長7.8%。多項主要指標顯示,江西省經濟運行繼續穩中有進,GDP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定在全國「第一方陣」,雙雙位居全國第五、中部第一。由此前溯近幾年江西的各項經濟指標數據,我們發現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中,江西經濟反而呈現出頑強的穩增長動能。江西這個欠發達省份何以能夠在中國中部增長中成為一匹黑馬,這必然會引起海內外投資者的極大興趣。香港商報記者 徐江明 郭美勤 黃穎

  新起點 新希望新動力

  2016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带着對老區人民的深情牽掛,在春節前夕親臨江西視察指導,對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三個着力、四個堅持」的總體要求。總書記的到來,讓贛鄱兒女倍感振奮,這是江西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充分體現了党中央和總書記對江西的高度重視,為江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更大發展指明了方向、加持了強大動能。省委書記強衛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一個希望、三個着力」的重要要求,深入實施「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圍繞內外兼修這條主線,搶抓大機遇、干好大事業、推動大發展,奮力開創江西綠色崛起的新局面。新起點孕育新希望,新希望催生新動力。江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牽引,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推動改革向縱深推進,以對接融入國家戰略為導向,打造內陸雙向開放的高地。向創新創業要活力,加大創新驅動力度,培育發展眾創空間,營造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的社會氛圍。向特色優勢要競爭力,充分認識到綠色是江西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為了把共享理念落到實處,省委省政府要求實現「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標,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補齊民生短板,努力解決好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就業、收入、教育、社保、醫療、住房、環保、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采取超常規舉措,推進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安居扶貧,在全省不斷形成脫貧攻堅的高潮。江西省省長鹿心社指出,要緊緊抓住國家「一带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带發展兩大戰略带來的重大機遇。在「一带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带發展戰略總體推進中,江西跟進有力、作為主動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工作的格局基本形成,一批重大項目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開放合作平台加速成型,初步形成了全面對接融入國家大戰略的良好態勢。在對內的戰略結構上,江西大力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促進九江沿江開放開發,推進昌九一體化發展。努力把江西建成「一带一路」內陸腹地重要戰略支點、長江經濟带重要戰略支撐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增長極。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長江經濟带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在這個關乎長江經濟带11個省市發展的重要文件中,27次提到江西,在10大新興產業集群規划中,有4大產業覆蓋了江西。與國家戰略相呼應,江西采取了依托南昌發展生物制藥等產業,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發展食品工業精深加工,推廣生物發酵新產品,發揮江西中藥材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發展飛機設計與制造、動力系統、機載系統、服務系統等航空專用裝備。在新材料產業方面,發展以信息材料、儲能材料、生物醫用和環保材料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發展以高強度合金等新型金屬材料,發展以石油基、碳基、金屬基和陶瓷基為主的高性能復合材料。

  創新撐起江西經濟升級版

  2015年,由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團隊研發的硅襯底LED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硅襯底LED技術從源頭上避開了國外藍寶石LED和碳化硅LED技術的壟斷,成為全球第三條藍光LED技術路線。

  南昌作為全省生態經濟建設的龍頭,以「光谷、慧谷、綠谷」推進產業發展,而硅襯底LED技術的原創性為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奠定了地位,預示着中國半導體照明將在世界市場觸發一場革命。雖然全球70%的LED照明產品是在中國生產制造,是LED制造大國,但繁榮背後卻是多數企業和資本的低效率,主要是因為90%以上的LED生產企業均在跟蹤模仿國外的技術,大部分企業缺少核心專利技術及品牌,產品同質化嚴重,通過拼價格、拼規模、拼投資,在中低端照明市場掙紮。硅襯底LED技術的開創和這塊「中國芯」的逆襲,將在半導體照明領域一掃中國制造的低端處境,昭顯着中國創造的魅力和輝煌。江風益團隊取得的硅襯底LED技術巨大成就激發了江西創新的自信。在加快發展與轉型升級的雙重任務之下,江西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發揮創新驅動的引擎作用,突破自身發展瓶頸,開辟發展新空間。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大幅度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以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

  「十三五」期間,江西將圍繞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新建50個國家級創新平台和載體,新增50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和團隊,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專項,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針對科技研發「前端太散」的問題,重點聚焦未來3~5年具有高成長性、強带動力、廣輻射面的航空制造、半導體照明、生物和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每年重點扶持10個左右有市場推廣需求、有產業化前景、有生產主體牽頭的重大科技研發專項,和20個左右重點產業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這幾年,江西的創新引擎馬力強勁,專利綜合實力排名從全國第22位上升到第19位,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高於GDP增速1.1個百分點。

  未來,江西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带動全面創新,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效率創新體系支撐創新型省份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根本轉換。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力爭全省全要素生產率明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顯着提升,區域創新體系協同高效,符合創新要求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創新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創新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加快邁向創新型省份行列。

  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做出更大貢獻

  江西森林覆蓋率達到63.1%,境內河流水質優良,是中國最綠的省份之一,可謂名山大湖久負盛譽,山川秀美得天獨厚。行走在江西的大地上,處處可見秀麗的山巒、清澈的河流,古朴的鄉村,猶如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生態優勢已成為江西聳立當下、面向未來的最寶貴資源、最大競爭優勢和最強的發展動力。從「山江湖」工程到生態立省,再到全境列入中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江西歷屆省委、省政府始終高舉綠色發展的旗帜,特別是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將綠色崛起作為江西三大發展主題之一,使江西綠色發展理念走在了全國前列,為綠色江西提煉出巨大的發展動能。在全國五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省中,中央給江西的定位是「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江西樣板』」和「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強衛書記認為,兩個「江西樣板」標示着習主席對江西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和更高的期許。

  圍繞兩個「江西樣板」目標,江西深入貫徹「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淨空、淨水、淨土」行動,使「青山、碧水、藍天」成為「江西風景獨好」的亮麗名片。江西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能否搶佔先機,走在前列,闖出一條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從而打造全國領先的生態文明高地和「樣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全國都在期盼着江西給出更好的答案。對此,江西通過五大「協調共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健康全面發展。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協調共進,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共同提升。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與產業轉型協調共進,倒逼產業轉型,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現代產業發展道路。

  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與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協調共進,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之中。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幸福協調共進,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與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協調共進,完善現代治理體系。生態文明建設既是江西目前發展的重要訴求,更是江西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圍繞破解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制約,江西開始着手健全生態補償制度,創新河湖管理與保護制度,健全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市場化機制,加快構建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增強綠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同時推進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構建監管統一、執法嚴明、多方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推進綠色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河長制」體現了江西治水的決心,與大禹治水不同的是,江西動用了最高行政資源,對贛鄱水系的純潔性進行着一級扞衛和守護。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分別任省級正副「總河長」,其他省領導分別任贛江等境內主要河流、湖泊的「河長」,設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建立起水陸共治、部門聯治、全民群治的河湖保護管理長效機制。江西正處在加速發展爬坡期、全面小康攻堅期、生態建設提升期。兩年多過去了,雖然綠色崛起的進程依然艱巨,但基礎、條件和環境已經發生了積極變化,經濟發展新常態倒逼着產業升級、國家戰略疊加支撐拓展了江西的戰略優勢、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提升着江西的發展層級、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優化了江西的發展環境、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慣性,進入了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時代。

  江西現代農業發展將走在全國前列

  江西是傳統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基礎好,農民的素質比較高,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突出的生態優勢、良好的產業優勢和巨大的潛力優勢。作為產糧大省,江西生產的糧食是全國的3.6%,每年向國家調出100億斤商品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個唯一從未間斷輸出商品糧的省份之一,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強衛書記強調,農業生機無限,農業潛力無窮。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重要要求,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江西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在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中,江西始終牢記國家使命,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巩固糧食主產區地位。同時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目標,江西着力打造全國健康食品產業基地。全省共有全國綠色、有機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49個,面積達1020萬畝,綠色、有機農產品1248個,居全國前列,成為了長三角、珠三角和閩三角等地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推動着江西省由傳統農業大省向現代農業強省轉變,力爭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業綠色崛起。品牌是產品品質、產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綜合體現。為此,江西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從市場着眼、從品牌入手,以品牌促生產、以品牌促開放、以品牌搶佔制高點。通過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提升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及加工產品所佔比重和供給能力,重點推進「四綠一紅」茶葉、江西「三只雞」、「鄱陽湖」水產品的品牌整合培育。充分開拓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讓「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的江西農產品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為了讓現代農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江西在全國率先整省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建設江西農業數據云,農業指揮調度中心和12316信息服務中心,農業物聯網平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台、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涉及種植業、養殖業及OA無紙化辦公、農業綜合執法、農業技術服務等子系統。經過努力,江西智慧農業走在了全國前列,得到了省領導、農業部領導的充分肯定,為此,國務院辦公廳、農業部還將智慧農業的「江西模式」向全國推廣。江西農業的活力得益於全省的大開放勢頭,自首屆贛台經貿會以來,隨着贛台兩地經貿交流日益頻繁,江西已成為台灣在大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省份之一。

  十二年來,贛台兩地不斷深化農業交流合作,累計引進台資農業項目160多個,合同引資額13.2億美元,實際進資8.9億美元。近日在江西宜春舉辦的贛台農業交流合作大會,共簽訂農業項目28個,台商投資總額達8.46億美元。令人稱道的是,江西農業「走出去」勢頭強勁,2015年實現農業投資額1.15億美元,是上年的92倍。非洲是江西農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區之一。江西目前承擔了2個援非農業示范中心項目任務,援非農業示范中心項目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得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赤道幾內亞政府和中國商務部、農業部相關部門的肯定,樹立了海外農業合作的典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江西以代表團名義向大會提交重點建議,支持江西打造「一带一路」中非農業產業園。立足赤道幾內亞,輻射周邊國家,建立「非洲大糧倉」。

  江西風景獨好 贛鄱魅力無限

  江西旅游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民風淳朴,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紅色、古色、綠色交相輝映,擁有5處世界遺產、4處世界地質公園、1處國際重要濕地和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5A級旅游區。擁有千年瓷都、千年藥都、千年名樓、千年書院、千年古寺。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等名山大湖光耀中華。儒家文化在這里中興,禪宗文化在這里定型,道教文化在這里發源。不少來過江西的游客說,游在江西飽眼福,吃在江西享口福,住在江西全家福,道出了江西風景獨好的真諦。

  「旅游業是江西省現代服務業中最有條件率先崛起的產業。」江西省委書記強衛說,要像抓工業化和城鎮化那樣抓旅游。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江西旅游工作亮點紛呈,旅游綜合收入、旅游人次大幅增長。2015年旅游接待總人數達3.86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637.7億元,分列全國第13位和第12位,分別增長23.2%和37.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旅游發展目標,「江西風景獨好」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江西「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划,堅持全域一體化發展方式,改變單純以景區為主的發展思路,注重旅游增長極建設,重點構建「一核心四門戶九節點」空間格局:「一核心」,即將南昌打造成江西旅游核心城市;「四門戶」,即將九江、上饒、萍鄉、贛州打造成江西旅游門戶城市;「九節點」,即將景德鎮打造成國際性旅游城市,將吉安、宜春、新余、撫州打造成江西旅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將鷹潭打造成示范旅游城市,將井岡山、瑞金、共青城打造成特色旅游城市。

  同時,整合滬昆、京福以及未來京九高鐵沿線區域資源,推出高鐵旅游系列產品,形成「高鐵旅游圈」和「高鐵旅游带」。為推動江西旅游市場營銷工作更好地「貼近市場、貼近游客、貼近需求」,順應電商下鄉的熱潮,使鄉村旅游插上「互聯網+」的翅膀,2016年江西將整合阿里巴巴與新浪網的優質平台,支持建設「江西鄉村旅游阿里旅行旗艦店」及「江西鄉村旅游特產天貓旗艦店」,結合阿里旅行主題日、主題周等活動,带動景區門票、度假產品及旅游商品的銷售,實現鄉村旅游營銷推廣與電商效果轉化的結合,讓傳統的旅游宣傳工作升級成「宣傳+購買」的營銷閉環,促進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江西旅游將在保持目前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基礎上,不斷搶抓戰略機遇,堅持做大總量和提升質量,通過全域旅游發展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激發旅游市場活力,形成若干個在全國具有戰略意義和競爭優勢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旅游企業和公共服務體系,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把江西建設成為旅游強省,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江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優勢、最大的亮點,打造成為綠色崛起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到2020年,全省旅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萬億元,把江西建設成為要素更全、品質更精、形象更好、配套更優、效益更佳、活力更足的旅游強省。

  立體帮扶交互推進 江西精准扶貧很精准

  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江西作為一個農業大省,農村地域廣、農業比重大、農民人口多,農村脫貧致富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因此,實現農民脫貧致富,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基礎在農業、核心在收入。江西省委省政府決定,通過5年決戰與全國同步小康。他們緊緊圍繞「到2020年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目標,着力推進農業產業脫貧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羅霄山片區等地行業帮扶力度,紮實做好貧困村定點帮扶工作,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

  圍繞「到2020年農民收入翻番」的目標,江西精准做好「加減乘除」法:「加」就是要挖掘農業增收潛力,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渠道;「減」就是要減輕農民負擔,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乘」就是要拓展農業功能,讓農民更多地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除」就是要通過深化農村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

  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貧困地區,常常有着豐富的旅游資源,非常適合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是江西旅游資源最豐富、參與主體最多、受益面最廣、带動性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鄉村旅游將是推進精准扶貧的一大潛力和動力。據省旅游規划研究院初步測算,全省大約有80%以上的旅游資源都集中在鄉村,大約有2000個貧困村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擁有125個中國傳統文化村落、116個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村名鎮、121個A級鄉村旅游景區。全省具有旅游服務能力的貧困人口約為200萬,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73%。

  「十三五」期間,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帮助大約50萬有旅游服務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當貧困鄉村變成旅游景區,鄉村旅游與精准扶貧碰出了火花,江西的「地利」正在轉化為發展的「紅利」。大力發展旅游特別是發展點多面廣的鄉村旅游,有利於充分釋放生態紅利,使「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是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生態之美和經濟之富的最佳結合,是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今年,由省旅發委牽頭、各地旅發委參與組織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省各地推出的鄉村旅游主題活動共有242項,鄉村旅游點189個,鄉村旅游線路140條。全年計划以「過年」「春景」「夏味」「秋聲」「冬播」為亮點,融合「鄉村旅游+」,在春節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策划推出系列創意活動。內容主要有藝術采風、旅游創客大賽、鄉村音樂節、鄉村旅游美景美食評選等。旅游是江西發展升級的重要抓手、小康提速的重要途徑、綠色崛起的重要依托、實干興贛的重要體現。鄉村旅游是打通一二三產,整合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資源,激活產業、經濟、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優選方式,成為精准扶貧的一種創新,鄉村旅游已經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扶貧工作的「邊緣區」逐漸走向了「主戰場」。

  第15屆贛港經貿合作活動日程安排

  ■第15屆贛港經貿合作活動「金融·資本·綠色發展合作交流會」

  時間:5月9日下午15:00-1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016「跟着詩詞游江西」(香港)大型游學旅游宣傳推廣及投資促進活動

  時間:5月10日上午9:00-10: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境外資本助力江西發展」暨中國銀行支持贛企「走出去」懇談會

  時間:5月10日上午9:00-10:3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江西省與駐港外國領團、商會合作懇談會

  時間:5月10日上午10:30-11:30

  地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

  ■江西省國有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對接洽談會

  時間:5月10日下午14:30-15:3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江西現代農業產業推介會

  時間:5月10日下午15:00-1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江西省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戰略引導企業「走出去」(香港)推介會

  時間:5月10日下午16:00-17:3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責任編輯:陳明漢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