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周旭峰報道 新型工業化是衡陽科學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決定衡陽未來發展命運的戰略抉擇。在2月25日下午召開的全市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會議上,衡陽市委副書記鄧群策提出,工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新型城市化的“動力源”、勞動就業的“主渠道”、農業產業化的“助推器”,要深刻認識工業發展新使命,
據悉,“十二五”期間,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累計實現13472億元,累計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797億元,雙雙實現倍增,年均增長速度都在15%以上;五年間,共完成工業投資3500億元,全市200戶以上的企業技術裝備及工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50戶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市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重大工業項目開工建設691個,總投資達922億元,竣工投產383個項目。
會議提出,2016年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全市新型工業化將實現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8.5%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以上的發展目標。
鄧群策指出,目前,全市工業還存在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等突出矛盾亟待解決,要搶抓新常態蘊含的新機遇,搶占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制高點,打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戰,始終堅持工業發展新理念,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工業發展質量效益,尤其是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加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加速重大項目建設、加大品牌建設推廣和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堅持協調發展,拓寬工業經濟發展空間;堅持綠色發展,構建清潔循環發展格局;堅持開放發展,提升工業國際競爭能力;堅持共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精準服務。
鄧群策強調,全市要全力營造工業發展新氛圍,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拿在手中、緊抓不放,調動全社會投身新型工業化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優勢資源、各類人才向工業集中,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激勵措施向工業傾斜,到“十三五”末,實現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總量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衡陽,找回全省第二大城市歷史榮光。
市領導李慧星、劉正興、黃保錦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