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相繼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等文件,召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進會,為新的時代條件下做好文藝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文藝事業發展正在迎來大有可為的黃金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努力推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扛鼎之作,激發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是文藝戰線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作品為中心抓精品創作
作品是“硬道理”。藝術家的造詣、文藝的繁榮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作品來說話。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扭住精品創作這個中心環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標準,踏踏實實出作品、創精品。
精品是時代的經典之作。人類文明發展史昭示,制度變遷、科技革命、國家興衰,文藝經典往往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無一不是“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一個時代的偉大作品,只有與國家和民族同頻共振,反映出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最大程度地彰顯其價值和意義。在決勝全面小康、奮力譜寫中國夢的當前,文藝創作不能回避大事、大情、大理。廣大作家藝術家要積極投身現實、燭照現實,全面展示人們追夢、圓夢的奮斗畫卷,把當今時代的精彩故事講出來、講出彩,傾力鍛造體現時代特色、塑造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
精品是原創的傳世之作。原創是文藝的生命,是文藝繁榮發展的“發動機”。古今中外的傳世之作,之所以歲月越打磨越見光亮,關鍵就是原創,是開創性的作品。沒有創新或者原創能力不足,就只能跟風克隆、抄襲模仿、機械復制。現在,我們的文藝創作生產,盡管在制作、技術、管理等環節有了長足進步,但內容生產整體上還存在“原創缺位”的現象,處于“微笑曲線”的低端,迫切需要推出更多像高鐵那樣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的文藝作品。必須堅持把創新精神貫穿于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依托文藝生產單位設立重點項目研發機構,增強原創自覺,提高原創能力,破陳規、開生面、引風氣,鍛造出更多具有原創價值、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文藝作品和文化品牌。守正出新才能歷久彌新。講原創,不能割裂傳統。增強文藝原創能力,不能脫離本土文化傳統這個“母體”的支撐,要善于開掘本土文化中的“天然鈾礦”,善于利用人無我有的“土特產”。跟著美國人去拍好萊塢式的故事,跟著意大利人去比賽歌劇,就等于用人家設立的標準去跟人家賽跑,是很難跑贏人家的。
以作品為中心抓精品創作,離不開良好創作生態的涵養。好的自然生態就是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好的創作生態就要風清氣正、心齊氣順。這就需要文藝主管部門想方設法在政策、規劃、傳播、評價等方面拿出針對性強的措施,做好服務、提供條件,讓作家藝術家坐得住、安得心,讓好作品出得來、出得順,切實營造“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作生態。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理念,遵循文藝創作規律,堅持“慢功出精品”,當好“孵化器”“孵蛋者”,不能急功近利,結果把“軟殼蛋”給催生下來了。
以人民為中心抓創作導向
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一方面,人民需要文藝,文藝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消費的“剛需”;另一方面,文藝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為人民鼓與呼、歌與詠,是社會主義文藝的天職、是文藝工作者應有的責任擔當。文藝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對準人民群眾、表現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才有根基和生命力。那么,怎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抓創作導向呢?
最根本的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有生活的作品才是大作品。文藝之樹只有“根”在民間,“干”才挺拔、“枝”才繁茂。強調“扎根”,不是應急式的采風,不是急就章式的調研,關鍵是要把“根”扎進去,像“秤砣一樣沉入水底”,像“釘子一樣釘進木頭”,不僅身要沉下去,而且心要留下來、情要融進去,真正把自己還給生活、還給社會、還給人民。人民作家周立波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只想為人民寫點東西,做他們的代言人”。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舉家從北京遷回老家湖南益陽鄉下,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農村生活長達十年之久,最終創作出了轟動文壇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就是要像周立波等老一輩藝術家那樣,走出書齋、走向生活,沉下去、貼地皮、接地氣、沾人氣,寫有“溫度”的作品,做“暖心”的文藝工作者,使作品始終保持群眾立場和生活溫度。
必須力戒浮躁之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經典之作、傳世之作,都是苦心孤詣、反復淬煉的結果。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最后的審判》,一畫就是六年。著名翻譯家草嬰,窮一生之力翻譯的《托爾斯泰全集》,之所以成為最經典、最權威的譯本,關鍵秘訣就是他所說的“每天只譯一千字”。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減”,講的就是,為學要做加法,不斷豐富學識、閱歷;修道要做減法,少些欲望、浮躁。文藝工作者唯有樹立精品意識,涵養靜氣定力,修煉學識學養,拿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堅忍和執著,拿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雕與細琢,用心、用力、用情、用功去打磨作品、鑄造精品,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推動文藝對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民的需要始終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文藝創作不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了為什么出發。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要求文藝工作者保持一顆家國情懷、民生情懷的“文心”“詩心”“畫心”,對人民深情聚焦、熱情禮贊、真情奉獻,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讓文藝觸及人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現在廣場舞風靡全國、遍地開花,甚至還跳到了國外,這充分說明,“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文藝創作就是要善于借助“廣場舞+”思維,“+”政策宣傳,“+”核心價值觀,“+”正確導向,拉近文藝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實現文藝“大眾化”與“化大眾”相統一,讓文藝的芳華永遠為人民綻放。
建立以人民檢驗為“度量衡”的評判標準。人民是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一部作品好不好、有沒有價值,人民的評價始終是最高標準。“小我”越來越小,“大眾”才會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高度重視群眾口碑,不能眼里只有小圈子、沒有大社會,更不能以群眾看不懂、看不了自己的作品為榮。要堅持把群眾滿意認可作為文藝創作的衡量標準,防止以唯票房、唯收視率、唯點擊量、唯發行量論英雄,從根本上改變重專家評價、輕群眾認可的現象。尤其要大力糾正脫離群眾、只為評獎而創作的問題,決不能耗費巨資、廣招人才,排一臺戲、搞一個節目、演一場兩場,就“刀槍入庫”,也不能像時裝一樣過一兩年就不“時髦”了。
以人才為中心抓隊伍建設
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精品力作不斷涌現,關鍵靠人才。要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狠抓文藝隊伍建設。
抓“尖子”,培養造就一批文藝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文藝要有“地標性建筑”,關鍵要有“頂級設計師”,有文藝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要以“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狠抓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的文藝名家大師。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實施“文藝引智工程”,突破身份、資歷、地域等限制,對高層次文化人才實行特殊政策、“綠色通道”,確保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抓“苗子”,發現培養一批有發展前途的文藝新秀。有詩云:“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這就是說,以“花”喻人,要善于在“綠柳才黃”之際識別、發現人才,如果等到“上林花似錦”,人才都出名了,再去發現也沒有多少意義了。現在,一些領域還面臨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現象,個別劇種甚至陷入“戲隨人死”的窘境。這就需要發現青年文藝人才,發現好“苗子”,加大扶持培養力度。
抓“根子”,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列寧在論及文藝創作規律時,提出了“兩個廣闊天地”的論斷,也就是必須保證有“個人創造性和個人愛好的廣闊的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容的廣闊的天地”。這說明,藝術生產力的解放,關鍵是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根子”在機制的完善。要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為契機,深化內部人事制度改革,盤活盤優人才資源,破除制約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的思想束縛和制度藩籬,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藝術探索和創新,著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藝術規律、尊重文藝工作者的濃厚氛圍。
(張文雄,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