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郴州改革開放20年回眸

2015-12-02
来源:郴州日報

  南方吹來的風,激蕩出中國改革的第一聲驚雷。

  在五嶺之北、瀟湘之南,吹開了“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的一片新時空。這里,就是歷來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郴州。

  打開湖南“南大門”

  多年來,郴州大力解放思想,全方位打開“南大門”,以改革為發展的原動力,用改革增量拓展開放增量,全市迸發出無窮的活力。

  2009 年,郴州成功地爭取了省委、省政府賦予郴州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的34 條政策,創建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和9 個縣級產業園區,成為全國首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重點承接地。

  近年來,郴州秉承“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郴州精神,著力打造開放型政府,全面實施以市政務服務中心為平臺、以“兩集中、兩到位”為重點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開放投資領域,建立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推行“一站式”服務和全程代理制、辦事承諾制,努力為投資者創造最優、最特、最寬松的創業環境,使郴州真正成為審批最少、效率最高、收費最低、服務最好的開放城市。

  承接產業轉移碩果累累

  郴州是國家商務部首批授牌的全國9 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基地”之一,郴州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連續11 年、到位內資連續8 年居全省第2位。

  郴州牽頭申報的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郴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承辦了首屆、第二屆、第三屆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投資貿易洽談會并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的永久會展平臺。

  鐵海聯運開通運行,廣州港郴州內陸港成立,基本建成“無水港”城市,綜合物流成本降低5% 以上,郴州是中西部地區開放平臺最全的城市之一。

  2014 年,湖南又率先把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試點放在郴州。全市把前置審批由231 項減少為24 項,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由注冊資本實繳改為認繳,由前置改為后置,由“嚴進寬管”改為“寬進嚴管”。

  郴州對外開放平臺完善,涉外服務機構健全。郴州設有湖南省首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并以疊加保稅物流功能,實現了加工制造、物流樞紐和貿易平臺三大功能的組合升級,成為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區域中層次最高、政策最優、功能最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

  郴州海關除具有完善的海關職能外,還設立了“車檢場”和“國際快件中心”,所有郴州地區的國際快件從此告別在異地報關的歷史。郴州海關全面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通關模式,與黃埔、深圳等海關實現了無縫對接,成為目前內地最完整、放權最多、政策配套最全的海關之一,拉近了郴州與國際市場的距離。

  郴州建有國際現代化物流園區——湘南國際物流園。該物流園布局了公路口岸、鐵路口岸、鐵路貨運站、國際快件快遞中心、湖南供港澳及出口農產品集中驗放場等開放平臺設施,可一站式完成進出口貨物報關報檢、檢查檢驗、鐵海聯運、港澳直通等,成為與國際接軌的多功能現代化物流園區。

  郴州公路口岸位于湘南國際物流園內,是我省首個二類公路口岸,具備海關、檢驗檢疫、銀行、稅務、保險、外匯管理、貨貸、運輸等檢查、檢驗和服務功能,是“一站式”“一條龍”服務的快速大通關平臺。

  2015 年9 月,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再度下發《關于進一步支持湘南承接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為推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出臺了18 條措施。今后,郴州將繼續發揮優勢,積極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牢牢地把握并充分發揮好“一點一線一區一片”、與原中央蘇區聯動發展、城鎮群建設試點等一系列試點、示范的綜合優勢,為加快承接產業轉移蓄勢借力。

  園區版圖向縱深展開

  這是一片投資的熱土,更是一方創業者的樂園。

  郴州園區,在積思中慧行,在理性中創新。近年來,郴州依托良好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搶抓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戰略機遇,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優勢。加快產業園區經濟發展,使園區成為全市開放發展的標志所在、工業發展的潛力所在、城市拓展的空間所在、產業轉型的重點所在。

  目前,全市已建成1 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6 個省級園區,在此集中了全市生產總值的78%、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7%、財政收入的84%。工業園區已成為郴州加快建設湘南承接產業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及成為郴州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園區發展之初,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家規模不大的企業在生產,人氣不旺、土地荒涼、環境不優。而如今,產業園區資本活躍、產業集聚,一個個園區已成為一座座創業、創新之城,郴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

  思路決定出路。郴州市委、市政府跳出“就園區抓園區”的思維局限,更加注重打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生態、政策等綜合環境,更加注重以創新驅動、四化同步來推動工業轉型,推動園區走上持續、健康的發展軌道。

  郴州將人力、物力、財力及領導力量向園區集中,資金、資源、政策、項目向園區投放。在理清園區發展思路、方向、重點的同時,積極爭取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支持,將園區工業、企業實現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市級部分超基數的70% 返還園區;園區規劃內的工業、企業,省級以下行政事業性收費全免,服務性收費減半收取。啟動第五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工作,實行重大項目集中審批制度,并將69 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授予省級承接園區,64 項行政審批權限下放縣、市、區,賦予了園區和基層更大的自主權。此外,園區行政審批和政務公開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

  通過全方位的筑巢引鳳,使郴州在歷史性的產業轉移大潮中,搶占了先機和制高點。短短幾年間,郴州園區從最初幾家企業的星星之火,發展到飛利浦照明、中國五礦、中化集團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落戶郴州投資,共引進內資1200 多億元、外資40 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和到位內資連續多年居全省前列。

  項目建設匯聚發展力量

  項目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產業實力是園區發展的終極實力。

  隨著金貴銀業、金旺鉍業、宇騰有色等本地企業順勢起飛,中國建材、中核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化肥等戰略投資者紛紛落戶,華磊光電、臺達電子、飛利浦、長奇新能源、郴電科技齊聚郴州,郴州經濟的“一礦獨大”結構徹底扭轉,逐步走出資源型城市對資源的路徑依賴,向多元并舉發展。

  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特別是成長性好、發展前景廣闊的LED 產業,在華磊光電、臺達電子、飛利浦等企業的聚集下,使郴州成為全省最大的LED 產品生產基地。

  宜章經濟開發區的伯朗電梯產業鏈項目、資興經濟開發區的高鐵配件生產項目、郴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格蘭博家用智能機器人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成為郴州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三產業兩輪驅動,統籌發展,全面提速領跑。郴州園區已初步形成“三分之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三分之一是服務業、三分之一是廠房”的三個“三分之一”格局。

  細數郴州近幾年來園區的發展成績,園區技工貿總收入實現“三級跳”:從2009 年的223 億元跨越到2011 年的1079 億元,到2014 年達3373 億元;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從86 億元上升到774.4 億元,從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的16% 上升到2014 年的71.5%,地位舉足輕重!

  打造高品質城市新區

  寬敞整潔、四通八達的瀝青大道,水波瀲滟、風光旖旎的濕地公園,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在郴州高新區城區、景區、園區和諧地融為一體。

  園區的發展環境決定了園區的發展前景,園區的承載力決定著園區的競爭力。為此,郴州市按照“融山、諧水、建園、造城”的理念,把園區建設與城市建設、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相結合,堅持“造園、造城、造景”三位一體,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致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科技工業新城”,實現園區與中心城區的無縫對接、從“建園”向“造城”的歷史性跨越。

  一個園區一座城,郴州市通過“銀園合作”,帶動園區擴容提質邁入快車道。

  近幾年,郴州高新區、資興經開區、永興經開區、桂陽工業園、汝城經開區、臨武工業園、桂東工業集中區向銀行成功融資近30 億元,一座座氣勢恢宏的新城拔地而起,成為企業家和務工人員心中的樂園。

  與此同時,郴州以特許經營、共建等模式,廣泛吸引民間、企業、金融機構等參與標準廠房的建設,使其固定資產投資在2009 年達62.7 億元,幾年來新建標準廠房達1700 萬平方米,成為全省建設標準廠房最多的市州。

  目前,郴州已建成15 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是全省擁有省級園區最多的市州之一,園區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開放承接的主要陣地及產業轉型的主要平臺。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