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本地新闻

东北经济观察(之二):矛盾爆发扭曲市场

2015-10-21
来源:

过去,东北靠拼投资、拼能源、拼土地赢得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产业结构的单一畸形、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市场活力缺乏、人才外流等现象没有根本的改观,使得东北经济表面繁荣但实则暗藏危机。随着中国经济因“三期迭加”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外部需求骤降,东北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集中显现,造成目前的“寒冬现象”,而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东北的“沦陷”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一味依赖 缺乏改变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东北三省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中心,改革开放以后,重工业这一支撑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逐渐褪色,并变成沉重的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信息,自2004年以来十年间,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均为第二产业占比最高,且多数年份超过50%的高值,其中重工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有专家指出,东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其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业,其支柱产业包括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靠前,“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产业类别偏“重”。

从产业结构来看,东北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甚至有些畸形。如吉林省,长期以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分别占吉林省GDP的10%、7%、9%左右,“一柱擎天”、“二人转”、“三国演义”现象突出,这些重点产业对吉林省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近85%。因此,有“一汽打个‘喷嚏’,吉林就会‘感冒’”之说。

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对本报表示,东北产业畸形是历史遗留问题。东北地区的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从“一五”时期就开始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重工业,慢慢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一直缺乏改变。

自2012年起,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开始持续回落,伴随而来的是治理产能过剩和全国性投资大减速,这对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冲击巨大,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让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东北采掘业、初级产品制造业的利润大幅下降。

“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结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要提升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传统依赖资源型产业慢慢会步入尽头。而东北以重化工为主的资源约束型产业结构正是我们想通过结构调整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结构调整阶段必然会使东北经济滑坡。”陈耀说。

接受本报采访的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孙兴杰认为,东北的产业结构极易遭受区域外需求变化、国际价格变化的冲击,现在外部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严重、资源枯竭,高度依赖重工业、初级产品的东北三省遭遇经济下滑不足为奇。

  国企独大 民企疲弱

东北是最先引进苏联计划经济的地区,国企是东北三省经济的主体,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东北三省失血不断的庞大国企被大量破产整顿,约750万国企员工下岗。然而,2003年启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让大量政府投资救活了国企,东北经济也重新回到国企显赫的时代。

数据显示,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吉林省超过40%,黑龙江省超过50%,都高出全国30%的平均水平。另外,黑龙江省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113家,国有企业比重接近70%。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东北地区至今市场化程度不够,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在2015年8月25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辽宁省有6家企业上榜,黑龙江有3家上榜,吉林则无上榜企业。相比之下,浙江的上榜企业为138家,江苏为91家。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抑制了东北经济的微观活力。孙兴杰指出,国企普遍具有决策流程长、责任不明、互相推诿、创新意识弱的通病,科层式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了决策成本,有时更是屁股决定脑袋,本来是装备制造业的基地,但很多企业不得不从南方或者国外进口机床设备,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东北后续增长当然乏力。

更为重要的是,东北国企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资源型、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恰恰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深度调整的领域,因此东北国企的这些行业和领域大多沦为重灾区。

“激发社会活力,只靠国企和地方政府不行,要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才行,东部沿海和南方为什么经济发达?是因为民营经济发达。”东北石油大学教授赵俊平说。国有企业举步维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东北地区的不二选择,但受制于国企的挤出效应,东北民营经济发展较差。

以辽宁为例,尽管民营经济的总量达到了67%,但民营经济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其民营企业在全国民营经济500强中上榜的很少。并且,东北的民营企业更多是国有企业的“配套”和“龙套”,受到国企发展瓶颈的影响。一家化工制造行业的私营企业员工说,他们公司主要是给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企业提供地下管道配套,近两年国企的项目明显比以前减少了,公司订单减少,不得不裁掉接近一半的员工。

陈耀认为,东北经济失速与其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未能协调均衡发展有关,国企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没有提供给民营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家南下创业,如果不改变国有企业独大的局面,东北的经济结构失衡会一直存在,经济也难言好转。

  政府手长 市场腿短

政府主导作用强,国企发展强势,而以民企为代表的市场弱小,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大政府、小市场,这也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之一。

在黑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祝福恩看来,东北三省由于计划经济比重大,比起沿海地区,向市场经济转轨相对艰难,并且落在后边,形成独特的东北经济现象,以黑龙江省最为典型。

祝福恩举例道,有人认为从辽宁往北走,越走越黑,黑指的是黑龙江的黑,政府管得多、管得严,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政府职能错位、越位,政府之手成为闲不住的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无用的手。

为什么东北出不了马云?很显然,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的背后,是政府管得太多太细,没有提供给马云们成长壮大的土壤与水分。

一位沈阳当地的企业家表示,之前想在沈阳注册一家互联网性质的公司,但注册的名字换了几次工商也不批,说根据规定,类似的名字不准注册。无奈之下,以原来的名字到深圳注册,顺利完成,而公司亦落户深圳。“东北机制体制之僵化、思想之教条、服务意识和效率之低下、小权力之运用,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该企业家说。

孙兴杰认为,东北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政府仍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核心还是管住政府的手,尤其是各种行政性的审批,造成企业发展成本太高,发展环境欠宽松,并滋生了腐败。东北长期以来缺少商业文明,大政府作用亦堪忧,许多企业家都以“瘫痪”来形容东北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状态。

东北的怠政之举,亦受到李克强总理的公开批评。今年4月在长春召开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明确指出,去年以东北振兴名义审批的139个重大项目,仍有70%没有启动,土地给了,一直闲着;钱下拨了,仍然“趴”在账上;项目批了,迟迟未见开工。政策再好,也等于“白条”。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东北地区一些官员的“不作为”,在反腐大环境下的无利可图、怕担责任之外,就是对国家扶持政策依赖,缺乏找出路的紧迫感,这也是旧有体制造成的思想禁锢。

  计划思维 根深蒂固

在长期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国企氛围中,官本位思维大于市场思维,政府机构及国有企业管理层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足、主动作为不够,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

东北的市场经济观念并不发达,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规模的国企破产改革后,东北三省的一些官员依然认为他们需要中央提供资金来重建庞大的国有企业,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场的作用。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时建人认为,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东北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后果,东北特别是各级政府思想保守,没有真正解放,也没有经过真正改革开放的洗礼和市场化的洗礼,一味指望中央,“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意识上、理念上不思进取、不思改变。

一个显然例子,对于当下东北的困境,东北还有官员认为想要发展东北,国家要给政策给钱,而当地民众也不愿意出去闯荡,遇事想到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表示,东北早已深陷对国家政策和投资的依赖中,同时自身的优越感也使得企业职工和领导长期深陷旧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中,而渐渐脱离市场经济的创新推动。“东北不应再伸手向国家要政策,从提出东北振兴开始至今,国家对于东北的政策太多。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说,全国共有约20个国家战略部署区域,东北占约五分之一,无论从国家宏观战略还是具体到各领域的支持、扶持政策是应给尽给。李克强曾表示,振兴东北不能“等靠要”,而要靠“闯改创”,要抓住关键问题,主动作为。这番话说得很明白,等于批评东北官员缺乏闯劲、缺乏改革勇气、缺乏创新智慧。

冯立果指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依赖,对市场波动的不习惯,还有思想观念上的束缚,需要潜移默化的改变和修正,不是靠给政策就解决得了的。

  人才流失 滞后瓶颈

由于没有足够的商业文明洗礼,加上东北旧有体制所造成的保守氛围制约,当地政府对外招商引资,想的是雁过拔毛、关门打狗,本地居民也崇拜权力,官僚思想浓厚,办事必须要靠关系。这样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外地资本对东北望而生畏,本地的精英也不愿留在东北。

很多就业者都表示,在东北除了公务员、国企等体制内的工作,其它市场化的单位比较少,薪资水平也比较低,如果没人没关系,要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只能到经济条件好、工资水平高的沿海或京津地区寻找机会。

因为没有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东北正面临毕业生外流的困扰。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两所“高薪大学”有四成学生流向北上广。有分析人士指出,东北最大的人才流失,其实在企业内部。过去50多年来,国有企业培养了很多技术骨干,他们本应该成为振兴东北经济的核心力量,但因为在本地无法发挥特长,很多人才外流,前往其它地区,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很多企业,将东北视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库。

孙兴杰表示,走出去的多为年轻、有高学历的或有高技术能力的人,东北现有高级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大,如此东北想要发展互联网+、创新产业等新兴产业,就面临缺乏高端人才的困境,也更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其实,东北的问题现在不止是人才外流,而是整个人口流失。“20岁到64岁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欧洲都是在20岁到64岁人口达到止涨回跌的拐点前夕就出现经济危机。东北在2013年达到拐点,经济也开始减速,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12.2%、13.8%、12.3%,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位居全国倒数。”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说,东北后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

陈耀指出,东北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密集型比重大,这种类型的企业用人本身就相对较少,加上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发展,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责任编辑:黑龙江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