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0月15日訊(記者 鄒儀 通訊員 何紅福 楊雄心)“發出來了!”10月15日,從道縣傳來好消息,在10月15日出版的《自然》上,我國學者吳秀杰等發表了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征的牙齒化石的研究成果,表明8-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對于深入探討現代人在東亞大陸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非常的重要意義。
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起源與演化一直是古人類學研究與爭議的熱點。近10年來,中國古人類學界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先后在周口店田園洞、湖北鄖西黃龍洞和廣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發現早期現代人化石。對這些人類化石的年代測定和形態研究顯示,早期現代人至少10萬年前在華南地區已經出現。然而,學術界對于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在東亞地區出現時間尚不清楚。
2010年以來,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道縣文化局組成的考古團隊在湖南省道縣境內的福巖洞進行連續調查和發掘,先后發現47枚人類牙齒化石以及大量動物化石。該研究團隊對道縣人類化石形態、以及相關的地層、年代以及動物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項研究以可靠的地層年代數據和詳實的化石形態特征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現代類型人類在華南地區出現的化石證據,填補了以往缺乏的現代類型人類在東亞地區最早出現時間和地理分布的空白,對于探討現代人在東亞地區出現及擴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標志著我國學者在現代人起源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項突破性成果。
研究顯示,道縣人類牙齒尺寸較小,明顯小于歐洲、非洲和亞洲更新世中、晚期人類,位于現代人變異范圍。道縣人牙齒齒冠和齒根呈現典型現代智人特征,如簡單的咬合面和齒冠側面形態、短而纖細的齒根等。許家窯、黃龍洞、以及西亞Qafzeh 和歐洲 Dolni Vestonice等更新世晚期人類前臼齒和臼齒經常出現齒冠基底隆起、頰側縱溝等形態特征。而這些特征在道縣人牙齒均未出現,使得道縣人牙齒特征與晚更新世中、后期,甚至現代人類更為接近。道縣人前臼齒和臼齒輪廓形狀和齒尖大小比例也與現代人接近,而與多數早期現代人以及歐洲尼安德特人明顯不同。這些形態和尺寸對比分析說明道縣人類牙齒已經具有完全現代形態 (fully modern morphology),比黃龍洞、智人洞等早期現代人更為進步,呈現出一系列現代人特征,可以明確歸入現代智人。
道縣福巖洞堆積物地層清晰,各區域可延伸連接并直接對比。人類牙齒和動物群化石在洞內的分布區域較大、層位明確,延伸范圍達40余米。在整個發掘期間,研究人員對出土人類化石區域的地層順序進行了細致勘察,確定人類化石及動物化石埋藏后未受擾動。研究人員系統采集了測年樣本,分別采用230Th-234U 不平衡鈾系法和AMS 碳-14方法對地層和化石樣品進行了年代測定。鈾系測年結果表明,人類化石的埋藏年代不晚于8萬年前,但不早于12萬年前,年代范圍在 8-12萬年之間。化石樣本的AMS碳-14測試結果和動物群組成呈現晚更新世早期的特點,進一步支持了鈾系測年的結果。據此可以確定,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至少8萬年前在華南局部地區已經出現。
該項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