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讯】記者龔舒斌 通訊員徐小中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紙張出現後,中國人又造出了宣紙,宣紙是體現中國書畫韻味的最佳載體。在中國古代,一些身份尊貴的人,像皇帝、皇室子弟以及士大夫文人,對書畫用紙特別講究,於是“加工紙”應運而生。這種“加工紙”,相比於普通的宣紙,它上面多了圖案,多了顏色,比加工之前的紙更加美觀,更加實用、耐用。古代加工紙的品種很多,像粉蠟箋、金銀印花箋、泥金箋,等等,特別是清朝皇家禦用的粉蠟箋。
粉蠟箋源自唐代為皇家專享
粉蠟箋源自唐代,是一種制作工藝複雜、精美絕倫的手工紙箋。曆史上粉蠟箋一度為皇家專享,並被用來書寫聖旨,普通百姓甚至達官貴人都難覓其蹤。其造價高昂,清同治時期,一張粉蠟箋的制作成本就超過了五兩銀子,可謂貴逾絲絹。粉蠟箋巧妙地融合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蠟”,又具有金銀粉描繪的各種秀麗華貴的圖案,精美典雅,既不失紙張易於書畫的特點,又更加平滑細密,富於光澤,可曆數百年而堅韌如新,其本身就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近年來粉蠟箋精品的拍賣價格可達到二十萬元以上,正所謂“宣紙誠可貴,灑金價更高”。
在清末之後,制作工藝失傳。今人通過一些文獻的零星記載,能發現當時確有“粉蠟箋”存在,至於這種粉蠟箋是怎樣加工制作的,一直沒有人知道,這成了造紙界的一個謎。
洒金技艺.
劉靖“複活” 粉蠟箋
近二十年來,安徽省巢湖市黃麓鎮有一位年輕人,在自家的作坊中進行了成千上萬次實驗。他百折不撓,終於將“粉蠟箋”複制出來,繼而又試制出多種技藝失傳的傳統加工紙。這些“複活”的傳統加工紙,已被確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位執著的年輕人名叫劉靖。劉靖的父親劉錫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事文房四寶貿易工作。1985年劉錫宏到日本考察,一位日本老人遺憾地對他說:“粉蠟箋是中國最好的紙,只是再也生產不出來了。”劉錫宏回國後就開始研究粉蠟箋的制作工藝,與兒子劉靖一起到故宮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涇縣宣紙博物館等地參觀粉蠟箋實物,搜集各種文獻資料,並開辦了掇英軒文房用品廠(下稱掇英軒)。在父親的幫助下,劉靖經過幾百次的失敗,終於成功地試制出了粉蠟箋。經過長期的試驗和探索,他不但提高了粉蠟箋加工水平,還恢複與發展了許多工藝失傳的紙箋:泥金箋、絹本宣、透光箋、朱砂箋、羊腦箋等,既豐富了紙箋產品種類,又把傳統紙箋加工工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008年,以粉蠟箋為代表的紙箋加工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靖成為紙箋加工技藝的傳承人,並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人
為使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與發展,安徽巢湖市投資500多萬元,在黃麓鎮建立占地15畝左右,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的“紙箋加工技藝傳承基地”,傳承基地包括生產基地、展示教育基地、研發基地和書畫家創作基地四部分。
為更好保護這一文化遺產,巢湖市還出台一系列詳細的保護計劃和措施。比如,加強與高校合作,提升非遺技藝的研發能力。由巢湖市政府牽引,掇英軒與中國科技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成立中國傳統加工紙工藝研究所,籌措資金、聘請專家,加強對傳統加工紙工藝的研究與保護,建立較為完善的保護機制。同時,利用現代科技,提升非遺保護力度。通過錄音、錄像等手段,建立完整的視聽資料,對現有傳統加工紙工藝進行記錄、保存。還籌措成立《中國傳統加工紙工藝綜合研究》編委會,通過文字記載,將這非遺技藝完整的記錄下來。
通過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企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工人工資福利,讓更多的熟練的技工能“引得進、留得住、用的好”。同時,定期向廣大青少年開放傳承基地,讓青少年了解”非遺“文化,培養他們對“非遺“技藝的興趣,傳承”非遺“技藝。目前,巢湖市傳統加工紙工藝已經培養了6名熟練的技藝傳承人,其中1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