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四川 > 特別報道

川宜賓市翠屏區四大舉措助推旅游業發展側記

2015-08-31
來源:香港商報

  宜賓新建的國內最大水幕電影效果圖

  屹立在長江邊的李莊同濟紀念牌

  國立中央博物院李莊舊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金山、通訊員李洪澤報道:如同夏季的天氣,連日來,四川宜賓“三江口”親水大道人氣火熱,“和成都錦里、寬窄巷子的人一樣多啊”,感受絲絲涼意的同時,市民紛紛點贊“文旅”項目給城市带來的變化。

  “‘三江口’濱江景觀工程‘戎州印象’‘長江之歌’‘大江留憶’‘活力濱江’四個區段今年8月底前全面亮相。”近日,宜賓市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四部副經理吳金銘向記者介紹,一個風景更優美、設施更豐富、功能更完善的“三江口”已經與市民見面。

  據悉,8月22日—28日,2015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在宜賓舉行,作為宜賓中心區的翠屏區搶抓機遇,培植新理念,優化新規划、建好新項目、充實新要素,系統推進各項籌備工作,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旅游大區、名區、強區,推動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培植新理念 實現“文旅節”向“文旅業”轉變

  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和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處的翠屏區,自然與人文景觀兼容並蓄、交相輝映,是宜賓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城”之美譽,具有2190年建城史。

  翠屏區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大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城市、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區之一……這一切,為翠屏區增添了底氣、凝聚了人氣、營造了和氣,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勁動力。

  如何把旅游資源大區建設成為旅游產業強區,翠屏人一直在路上。“全區上下要強化‘一盤棋’思想,統籌謀划,強化協作,打好‘組好拳’,奏響‘交響樂’。”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在多次現場調研時強調,把“文旅節”轉化為“文旅業”是壯“旅”興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神來之筆,是宣傳翠屏、富裕翠屏、發展翠屏的強勁推力。

  “借‘節’發力,翠屏正當其時、適逢其時。”作為“文旅節”翠屏分會場的系列項目之一,四川省首屆釣魚錦標賽宜賓站比賽在翠屏區如期順利舉辦,翠屏人在總結賽事經驗時認識到,借“節”發力,拔“節”而起,既是宣傳翠屏的有效方式,又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更是翠屏發展的客觀需要。

  借“節”發力,壯“旅”興區已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把責任真正強化起來、把任務真正落實起來的務實籌備之風勁吹翠屏,人民群眾熱情高漲,密切關注,大力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籌備熱潮。

  優化新規划 實現“獨角戲”向“大合唱”轉變

  一花獨放不是春, 萬紫千紅春滿園。對翠屏區而言,發展旅游業關鍵在結合。

  《宜賓市翠屏區旅游發展規划(2013-2030年)》指出,着力做好融進、融合文章,把旅游業放在推進“六大核心區”的大格局中來統籌,放在產業升級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放在建設好長江上游國際生態山水園林城市的這張藍圖中來謀划。

  開始于2013年的中心城區“五線三街區”改造提升項目正有序推進,城市建設的形象進度初步顯現,僅2014年就完成投資33.11億元。

  “這個難度系數緊次于鳥巢的工程又給美麗宜賓再添一景。”四川國際文旅節期間,宜賓新建的國內最大水幕電影在中外嘉賓面前震撼亮相。

  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新城開發,每一處都充分考慮和旅游業緊密結合,植入旅游基因,賦予旅游內涵,使城市建設風格個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築風景化,尋求城市文明和旅游發展的和諧共生。

  旅游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是翠屏區發展城市經濟的內涵延伸,在新農村建設中着重考慮旅游業發展的要求,使產業培育與旅游相銜接,基礎設施建設與旅游相配套,環境建設與旅游相適應。近年來,翠屏區精心打造的“佛現山梔子花節”“涼姜鄉村旅游文化節”“江南新村紅高粱鄉村游”等一系列鄉村游、民俗游、觀光游、體驗游品牌,催生出一大批鄉村旅游名鄉、名村、名景,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了全區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的穩步增長。

  文化最能吸引人、最能打動人、最能留住人。翠屏區注重發揮文化的靈魂和旅游的載體作用,促進文旅深度融合。該區依托獨特的三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抗戰文化、哪吒文化等,打造文旅品牌,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带動區域經濟的硬動力。

  壯“旅”興區與新型工業強區的有機融合是翠屏區旅游產業規划的又一亮點。五糧液酒文化博物館、宜賓環球集團玻璃博物館、敘府茶葉科技園等,把工業化的技術、產品、理念注入旅游業,開發參觀型、參與型、自助型等多種形式的工業旅游,努力打通旅游與工業“聯姻”的通道,使兩者相得益彰。

  建好新項目 實現“強基礎”向“提檔次”轉變

  抓好旅游項目建設,特別是抓好大項目建設是實施做大做強旅游經濟的有效抓手和必然選擇。

  “我們強力推進景區旅游環線環境、道路基礎設施、核心景區亮化等項目。”李莊鎮党委副書記、鎮長羅勇告訴記者,作為2015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的主要分會場之一的李莊古鎮景區升級改造共涉及42個項目,概算總投資3.15億元。

  景點相對景區而言,猶如王冠之明珠,創建4A級景區是塑造旅游品牌的重要載體。

  “流杯池公園成功創建4A級景區的深遠意義在于,將會被列入旅行社來宜旅游的一個景點,勢必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對打造宜賓的旅游品牌有極大益處。”據流杯池公園主任李俊才介紹,自2014年5月流杯池公園全面完成升級改造後,游客數量明顯提升,年游客量約150萬人次。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建設,流杯池公園已經成為宜賓旅游的又一拳頭產品。

  鮮亮打眼的文旅項目,也為此次“文旅節”增添了亮麗特色,增強了清新活力。該區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精心策划的“銘記歷史 同心築夢”群眾文化活動音樂周、“珍愛和平 共建李莊”本土書畫家創作展覽展示、“美麗古鎮 人文李莊”攝影比賽、李莊 露天電影放映周以及“長江首城 醉美宜賓”2015年四川宜賓李莊嘉年華暨首屆四川自行車聯賽宜賓站等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完美呈現“文旅”盛宴。

  據了解,僅2015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翠屏區涉及旅游要素實施項目、城市建設及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李莊園區實施項目等76個具體項目。

  充實新要素 實現“高品質”向“塑品牌”轉變

  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近年來,翠屏區在“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上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食、行和游三要素成效明顯,特色餐飲發展迅猛,旅游交通條件明顯改善,精品景區與日俱增。

  “從硬件建設到軟件升級,如果沒有政府的帮助,我們的酒店不可能這麼快投入運營。”魯能皇冠假日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酒店擁有249間客房,中式和西式餐廳及多功能會議室,室內游泳池和健康房等設施,將于8月上旬正式試運營,對提升翠屏區旅游服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翠屏區擁有8家星級飯店、30家旅行社、2家旅游車公司、200余家鄉村農家樂(其中星級農家樂35家),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旅游產業體系。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今年上半年,翠屏區預計接待游客872萬人次,同比增長5.23%;實現旅游收入49.5億元,同比增長27.45%。

  “下一步,我們還將在依法治旅、人才興旅、環境優旅上下功夫。”據翠屏區旅游局副局長張穎介紹,實施壯“旅”興區戰略,翠屏區將繼續充實、激活各種資源要素,不斷提高全區旅游業的綜合素質,締造“萬里長江第一城”旅游品牌,把山水翠屏打造成中國“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典范之作,為魅力翠屏建設提供強有的力支撐。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