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文元(右)和農技師李圣祥察看蔬菜大棚
荊楚網消息(記者魯騰 童湛 實習生熊晉康)人勤春來早,正月初五,天門市天海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文元和農技師李圣祥正在蔬菜大棚基地忙碌。而初春暖陽下,大棚外的2000多畝稻鰍共生種植基地“曬著太陽”。
彭文元,今年48歲,天門麻洋人。201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彭文元回鄉成立天海龍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6000畝,全年售糧5055噸;2013年,流轉土地10188畝,售糧8659.5噸,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種糧銷售大戶”稱號;2014年,當選天門市“創業明星”。
談起回鄉創業的初衷,彭文元表示:“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看到如今很多田地拋荒,就想利用在外積累的資金回鄉創業,盤活土地。”
利用有機食品代理銷售的經驗,彭文元選擇有機產品種植、養殖為創業的突破點。“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全程采用有機種植模式,這是前提。”
“采用稻鰍共生生態種植,刨去種子、農藥、肥料、人工等成本,每畝地比之前多賺近2000元。”不過,彭文元表示,一樣是種田,天海龍的雇員比周邊田地農民明顯忙碌得多,不能打農藥,不使用化肥,讓這里仿佛一下回到了“原始農耕社會”。
付出終有回報,2014年,合作社送展的“天海龍一號”大米,相繼在第11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和第15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捧回金獎,產品也順利的進入各大商超、酒店,銷售喜人。
不過也有讓彭文元頭疼的時候,那就是每年插秧時,勞動力的匱乏。“用工高峰期時,要200多人,但現在農村多是留守的婦女和老人,懂技術的人太少了。”
現在,合作社現有社員267人,常年聘用就業人員56人,流轉土地18818畝,社員入股土地3300畝。有農業生產加工設備68臺,大型農業機械10臺。建成2000多畝稻鰍共生基地,3000平方米智能育秧大棚和一棟兩層6800平方米的綠色食品加工廠。
綠色農業投資大,回報慢,需要耐心。但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重點聚焦農業現代化給予了彭文元極大的信心。2015年,彭文元想將稻鰍共生種植基地擴展至3000畝,并與華農,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同研究有無土栽培技術,大力發展有機蔬菜農業。
在此基礎上, 彭文元還想將合作社發展為一家集綠色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生態農業企業,現在生態農業園的前期工作已經啟動。彭文元表示,生態農業園建成后可為周邊村民提供160多個工作崗位,“打工可以掙錢,土地流轉也有收入,這也算是我為家鄉做的一點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