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峽谷
[香港商報訊]特約記者 南行報道:從德保縣城出發,顛簸著一路往西南方向。困勢懵懂間忽聞兩個男人在對話,睜開眼見是一武警戰士在盤問小劉。小劉高鼻梁和卷發的相貌特征多少讓小戰士產生了些誤會,以為他是來自某某那邊的人。這個小插曲似乎比導游講的神話傳說要來得提精神,一車人頓時樂呵起來,開著小劉的玩笑。邊防戰士的出現意味著我們已經到達位于中越邊境的靖西縣。
靖西縣人口中雖然有26個少數民族,但壯族占總人口的99.4%,是名副其實的壯鄉。距離靖西縣城八公里有一座名為舊州的古鎮,這里古時曾是州治的所在地,縣城搬走后就成了“舊”州。舊州山清水秀,有小桂林之稱,除了秀麗的山水,一橋、一閣、一街以及濱水沿街的鄉野人家便構成了舊州的全部。
舊州也是“五顏六色”的,最艷麗的色彩來自街邊懸掛的琳瑯滿目的“繡球”。這里的男女老少,祖孫三代都會做繡球,這些繡品圖案精美、手工細膩,如舊州風景般鐘靈毓秀。但見坐在門口縫制繡球的女子戲法一樣變化出無數手工細致的繡球和小鞋,這樣的聰慧和靈巧應該是與生俱來的吧。漫步街頭,滿目盡是鮮艷的布條、綢帶和絲線,于是青磚灰瓦而略顯黯淡的老街也因此亮麗起來了。關于繡球自然有古老的傳說,但我不甚喜歡那個傳說,無非是“惡少為霸占良家女孩構陷情敵,繡球顯靈助女孩搭救情郎”之類的俗套故事。繡球之所以成為傳情達意的象征之物,就因為她是一針一線地縫制出來的,就如同手工折疊的千紙鶴和幸運星一樣,凝聚著制作者內心濃濃的情誼和滿滿的祝福。街邊一位老奶奶,慈目低垂,縫制著繡球,不由得讓我想起祖母戴著老花鏡為我縫制布鞋的情景:飛針走線間她一不小心刺破了手指,“啊”了一聲后便用嘴吮去手指上流出的鮮血,然后又專心地縫制起來。手工制品不知何時成為了一種“奢尚”,雖然身價倍增但卻少了那份“用心”的味道。
穿越繡球的“長廊”,來到鵝泉河邊,—座四角型,三層高的古閣映入眼簾,這就是建于明清時代的文昌閣。閣建于鵝泉河中的小島上,通過一座小橋與岸上連接,據說這里是古人琴棋書詠之處。清嘉慶年間歸順知州宋慶和曾題匾曰:蔚起南州。這古閣立于青山綠水間,在鴨群戲水、雞鳴犬吠的鄉野情趣中陡增了幾分古樸的人文氣息。
有一點我未曾弄明白,這文昌閣邊的鵝泉河和我們之后去到的鵝泉景區之間有何關聯?因為舊州古鎮離鵝泉景區有近一小時的車程,如此相距甚遠會是同一事物嗎?這鵝泉據稱是西南三大名泉之一,另兩泉為: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和桂平西山乳泉。明代以來,官民到鵝泉躍鯉景點觀魚,撒上米飯,群魚躍出水面,十分壯觀,明代嘉慶帝賜名“靈泉晚照”,因此鵝泉也是靖西八景之一。據說此處的美食有用水草為主料的泉草煎蛋、田螺、燒鵝、神蚌湯,貌似一樣也沒吃著,不過即使吃到了,未得介紹也不知其名。
午飯之后,考察團一行來到通靈大峽谷。該峽谷由念八峽、銅靈霞、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組成,峽與峽之間的河流相通,溶洞的三條地下暗河相通,形成三峽三洞連通的大峽谷群。整個峽谷長10多公里,由峽谷、瀑布、暗河、溶洞、原始植被、峰叢絕壁、溪流奇石構成,有“山水小桂林,氣候小昆明”之美譽。以上文字抄襲于百度百科。天公不作美啊,因為下雨導致水量過大,出于安全的考慮,瀑布下的溶洞進不去了,驚險刺激的暗河漂流項目也取消了,因此對于通靈大峽谷的全部印象便是:一條瀑布和一片原始森林。雖然未能領略通靈大峽谷的全貌,但就原始森林景區這一片段已然讓人心曠神怡了,因此有團友不斷稱贊:此處有貨、有料。置身于叢林之間,小心翼翼地踩著濕滑的臺階,光是看看這些未曾見過或只聞其名的各類稀奇古怪的植物,雙眼已是忙得不可開交,直呼大長見識了。不過導游講的那些珍稀植物,我現在基本都忘記了,只記得八角樹之類的,看來有機會還得重游一次。
離開通靈大峽谷,這一天的行程也就結束了。靖西是邊城,導游說在縣城里有一條“越南街”,就在縣政府的斜對面,能買到正宗的越南貨,尤其是經久耐用的越南拖鞋,式樣是越丑越好。導游說得眉飛色舞,我們也聽得心花怒放。于是晚飯后我們結伴前往所謂的“越南街”,縣政府是找到了,但是“越南街”不知在何處,問當地的人,幾乎都說不知道。在縣政府附近的城東街有零星幾家賣越南貨的商鋪,我見到了導游所說的越南拖鞋,果然是丑到“不堪入目”,“十幾年用不爛”的優秀品質也無法打動我的心。問周邊的店家方才知道,這里賣越南貨的商家本來還多些,因為生意不好,只好關門歇業,剩下這零星的幾家。看來這越南制造和中國制造還是無法相提并論的,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即使那幾家商鋪不關門,就這些店鋪的量也夠不上我們理解中的“越南貨一條街”,理解上的差異最終導致結果的迥異。幸好,團友們還是買到了幾件稱心的越南貨,也不枉在這附近轉悠了好幾圈。
購物總是壓軸的節目,于是“今天”在大家滿載而歸后欣然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