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东北吉林省乾安县的辽代皇帝行宫“春捺钵”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中国面积最大、世界罕见的古代游牧民族季节性渔猎营地遗址。
辽(公元907年-1125年)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天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但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行宫”。契丹作为游牧民族,其迁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辽代皇帝的巡狩制,即皇帝不常住京城,而是随季节气候和水草变化迁徙。四时“捺钵”是辽代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捺钵”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其后取代辽的金(公元1115年-1234年)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
2009年,考古人员在吉林省西部的乾安县首次发现辽代“春捺钵”遗址群,填补了中国多年没有探明辽代“捺钵”准确地点的空白。2013年3月,该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安县“春捺钵”遗址群分为后鸣字区、藏字区、地字区、滕字区4片。其中,距县城约10公里的花敖泡东南岸的后鸣字区遗址,规模是乾安县“春捺钵”遗址群的三分之一,位于茫茫草原上,九百余处台基高低错落,绵延3公里,蔚为壮观。目前,这里依然是一处天然牧场,9月下旬牧草虽已枯黄,仍有成群牛羊在活动。
中国辽金考古专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冯恩学说:“游牧民族的墓葬多遗址少,乾安县‘春捺钵’这一大型遗址弥足珍贵,堪称是迄今发现的中国面积最大、全世界上也罕见的古代游牧民族季节性渔猎营地遗址。”
今年8月,吉大边疆考古中心和乾安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春捺钵”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此次发掘工作共持续两个月,发掘出土瓦当、滴水、陶瓷器、北宋铜钱、凤形脊兽及菩萨头像等上百件文物。
从发掘开的土台断面可见,有清晰的分层迹象。可见红烧土、陶片、炭屑、铁器残件,这种现象与“春捺钵”的短期居住行为相符。过去人们对这些土台有很多猜测,认为有可能是炼盐的废渣堆、小型建筑或自然形成的土堆。
冯恩学表示,从此次发掘发现,土堆是逐渐堆积而成,上面的夯土比较扎实,经过雨水冲刷没有出现裂缝,下面的有裂纹说明土质松软,土层中含有小陶瓷片、炭灰、骨头等遗物,因此不可能是自然形成。这可能是辽代人在此生活时,由于临近沼泽比较潮湿泥泞,所以夯起土台在上面居住。
遗址处于近湖水的沼泽草原环境,不适于农耕、定居聚落,也不是手工业遗址,土台基长15-50米,高0.5-3米,修筑工程量巨大,又位于史书记载辽金皇帝“春捺钵”的地域内,故专家确认为这里是辽金“春捺钵”遗址。
在乾安县“春捺钵”遗址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尊10厘米高、拳头大小的菩萨头像,其五官清晰、发髻完整、栩栩如生。冯恩学称,这一发现证实了《辽史》中辽代皇帝“春捺钵”时要“头鹅荐庙”(即狩猎到第一只天鹅时在庙中祭祀)的记载,为辽帝行宫遗址的确认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土台北侧,有一座小城,城内有几处小建筑址和圆圈形帐篷遗迹。考古人员对其中一处建筑遗迹进行了发掘,发现其规模很小,约有100平方米,但瓦片、瓦当、滴水和脊兽等俱全,其中瓦当上有红色花纹、滴水上有兽面、脊兽为凤凰,说明建筑等级较高,据出土文物推测建筑为辽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