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智库沙龙活动现场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王磊彬 文/图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郑州航空港区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科学建设、创新发展等诸多问题。
2014年8月28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大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学建设与创新发展院士专家智库沙龙活动在郑州大学隆重举行。
来自省内外的十多名院士、专家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如何科学建设与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让铁路和航空牵手
可申请建设铁路口岸
从传统意义上讲,郑州航空港区就是以发展航空经济为特点的行政区域,与铁路似乎不沾边。
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郑州铁路对经济的影响很大,而且已经对空港经济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能不能通过某种途径,把铁路相关的资源整合进来,比如说,使航空与铁路互为补充,促进双方协同发展。”魏后凯还建议,郑州可以利用铁路方面的优势,向国务院申请建一个铁路口岸,这样更有助于郑州乃至河南发挥铁路方面的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郑州正在构建“米字形”铁路中心。
“在这种背景下,航空、铁路如能实现综合发展,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是非常重要的。”河南地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
产业升级要有河南特色
郑州航空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内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航空经济。
但是,郑州航空港区还面临产业体系不完整、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层次低等问题。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国内和国外创新的实践,都证明围绕产业链来创新,创新的优势、创新的效益,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所以说郑州航空港区下一步在构建创新体系的时候,关键是围绕产业链来创新。也就是说研发、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着产业链来创新,只有这样,科技和经济才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谷建全说。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表示,产业升级还要根据河南的特色,要扶植一些高附加值的粮食加工业,同时,强调制造业的智能化,以发展大物流和培育大产业作为切入点。
增强航空港区功能,达到自贸区标准
在活动现场,各位专家还建议,郑州航空港区还要加快创新平台的建设。有了平台,创新的要素才能在这个平台上集聚,才能在这个平台上整合,才能真正形成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建立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孵化机构等,通过平台建设,来构建我们的创新体系,来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
魏后凯表示,希望郑州作为基地,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空港经济与产业创新联盟,相关的企业和机构、研究单位,甚至国内外所有的空港机构都可以进来,共同分享航空经济大餐。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则高煜表示,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应该增强航空港区的功能,最终达到自贸区的标准。只有把功能做强,才能吸引更多产业,解决为更大的区域服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