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越來越寬了,出行更加方便了,報銷更加便捷了,廉租房領到鑰匙了……如今,在中陽縣老百姓的眼中,這樣的好消息正接踵而來。
近年來,中陽縣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民心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解決民生問題,向群眾交上一份“幸福答卷”,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享受到政府為民辦實事所带來的實惠。
把實事做到百姓心坎上7月1日,在党的生日來臨之際,備受中陽人民關注的總投資6600萬元中鋼大道南延、濱河西路南延“兩路”工程建設在縣委、縣政府和廣大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式竣工通車。
“兩路兩片區一交通樞紐”工程建設,是去年新一屆中陽縣在廣泛聽取代表、專家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後,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論證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全縣干部群眾發自內心的呼喚和熱切期盼,更是該縣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必然選擇。
工程開工建設以來,中陽縣牢固樹立“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社會各方面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傾力付出。工程建設領導組及指揮部全力以赴、精心組織,多次協調和現場辦公;有關部門和鄉鎮充分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深入一線、耐心細致地做群眾工作和拆遷工作;華潤、桃園等企業積極響應縣委、政府號召,在資金上慷慨解囊、鼎力資助;各施工單位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科學調度、統籌安排,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兩路兩片區”涉及的廣大居民群眾,更是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主動搬遷,涌現出許多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正是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去年兩個月時間完成拆遷10.5萬平方米,創下了中陽城市建設史上的奇跡。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大規模的集中拆遷卻沒有引發一起信訪案件和突發事件,也創下了中陽發展史上的奇跡。“兩路”如期竣工通車,成為中陽縣城市建設新的里程碑,開創了中陽城市建設的崭新局面。
中陽縣委書記郭保平說,只要縣委、政府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工作都能得到群眾理解和支持;只要群眾理解和支持,干部敢于擔當和付出,就沒有辦不成、辦不好的事情。“兩路”如期竣工通車,更加堅定了縣委、政府加快城市建設的決心和信心,更加堅定了實施“三年打基礎、五年大跨越”戰略的決心和信心。
把溫暖送到百姓心窩里“多虧政府的帮扶,我家房屋得到了及時維修。”每當提起自家房屋,下棗林鄉馮家坡的范其龍便由衷地說。
在摸清民情台賬中,下棗林鄉工作人員了解到全鄉還有部分群眾所住的房屋系危房,在雨季來臨之前應該徹底修理。于是,該鄉申請了90個危房改造項目。范其龍就是受益者之一。
現在他的房屋正在修葺中,他說:“政府給我補貼了14000元,基本上夠用了,以後下雨再也不怕了。政府這樣貼心地關心咱老百姓,誰能不念好呢?”該縣將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從組織機構、資金籌措等方面給予全力保障。去年,危房改造工程讓750戶貧困戶住上了“溫暖房”。
除了農村危房改造之外,保障性住房也是該縣解決群眾住房困難的一個主抓手。4月30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中陽縣首批廉租房公開抓號分房在文化活動中心舉行,606戶低收入困難家庭喜圓住房夢,歷時兩年多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結出了可喜的碩果。“自從我學會修表後就一直住在城里,年年租房子住,三天兩頭就搬家。今天幸運地抽到了第一號,從今以後就有了一個自己的家了,再也不用三天兩頭的搬家了。”經過一系列選房步驟,城南居委居民高拴平最終幸運地拿到了第一套房,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不僅是高栓平,其他分到住房的住戶也是一個勁地誇党的政策好。“能住上廉租房,多虧了党和政府的關懷,感謝党和政府還有各級部門的辛苦工作,我們萬分感激。”府東居委一位居民高興地告訴筆者。確實,這無論是對于選到房子的居民,還是對于全縣民生事業發展和保障性住房工作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喜事。
為把民生“蛋糕”做大做強,中陽舉全縣之力,着力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教育文化事業上,省級標准化教研室創建達標,3所村級幼兒園竣工投用,一中數字校園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公共文化陣地巩固提升,剪紙藝術走進課堂,公益電影免費下鄉,文藝創作推陳出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衛生計生方面,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紮實推進,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實現零差率銷售;新農合參合率99.7%,補償金額2805萬元。加強計划生育優質服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為5.01‰。社會保障方面,新增城鎮就業23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410人。職工五大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低保、五保、大病救助等按政策全部落實兌現。廉租房三期、四期主體建成,改造農村危房750戶,發放“愛心煤”4.6萬噸,省、市“便民實事”完成年度任務。無聲的數字,傳達出一個生動的事實:重視民生,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在這里已成為自覺行動。
把滿意寫進百姓笑臉中改善和保障民生不僅要解群眾燃眉之急,更要保障民生長久幸福。
中陽縣不斷探索建立保障民生工作的新機制,特別是在今年党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縣四大班子領導带頭征求群眾意見,確定實事工程。
“現在不僅參加了新農合,看病有了保障,每個月還能領低保金,買些生活必需品足夠了。”剛領到2季度農村低保金的王乃大談起現在的生活,微笑着點了點頭。
“為人民謀福祉是人民政府的永恒追求。我們要集中更多的財力、人力、物力,投入到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領域,一項一項抓兌現,一件一件求實效。”中陽縣人民政府縣長喬曉峰對全縣人民莊嚴承諾。
今年以來,中陽縣緊緊圍繞民生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落實部門責任,深入實施各項民生工程,全力破解貧困群眾“出行難”、“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老大難問題。一項項為民謀福祉的民生工程,成為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生動寫照。
在今年的中陽縣“兩會”上,該縣政府明確提出要着力實施8大民生工程,使群眾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努力增加全縣人民的幸福指數。一是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穩定就業水平,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4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800人。二是寧興、金羅2所幼兒園和陽坡塔學校,年內投入使用。三是新農合人均籌資標准提高到390元,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人均提高到320元。四是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城鄉低保每人每月分別提高25元、22元,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准每人每年分別提高1900元、500元。五是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4處,解決7000人的飲水安全。六是按照每畝財政補助20元、個人籌資10元的標准,擴大政策性核桃商業保險覆蓋面,提高抗風險能力。七是加快廉租房建設,三期、四期工程年內具備入住條件,同時分配管理好保障性住房。八是縣財政每公里補助800元,加強農村街巷硬化和核桃園區道路養護,確保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住。
縣委、政府傾心、傾情、傾力要把民生工程搞上去,順應了中陽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期待,不僅讓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也讓人們對該縣建設富裕興盛之縣、文明和諧之城、陽光活力之地、生態美麗之鄉有了更多的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