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看東方,天津港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目光。這個世界第四大港口、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是連通海上和陸上兩個「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連接東北亞與中西亞的紐帶。
目前,天津港集裝箱航線已達119條,輻射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15條海鐵聯運通道貫穿港口與腹地。在2013年的中國企業500強評選中位列第399位。這諸多成績的取得是因為天津港人緊緊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深謀遠慮、順勢而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奇跡。
港口資源是天津的核心戰略資源和最大優勢。在天津市委十屆四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再次強調,「要加快發展港口經濟,健全集疏運體系,完善物流配送、臨港工業、信息服務、金融貿易等功能,充分激活港口的產業集聚效應、結構優化效應和腹地經濟引擎效應」。這足可見天津港地位的重要。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天津港圍繞著打造全球資源配置樞紐這個目標,實施了一系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功能拓展。
香港商報記者 邢寶華 通訊員 李斌
探路者天津港 穿風越浪的勇氣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貨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的港口大國。而提起中國港口的改革,首先必說的就是天津港。1984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天津港在國內沿海城市中率先實行了「雙重領導、地方為主」的體制改革和「以港養港、以收抵支」的財政政策,從此掀開了新中國港口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此后,沐改革春風的天津港摸著石頭過河,在昔日的鹽堿灘涂上開疆拓海,先后建成了5萬噸級和10萬噸級深水航道,新建了大型專業化的煤碼頭、集裝箱碼頭,辟建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集裝箱物流中心和散貨物流中心,吸引了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第四代集裝箱船在天津港首航。
在此期間,天津港還創造了中國港口改革中的眾多個「第一」:與荷蘭渣華集團合資興建了中國第一家商業保稅倉庫;創建了中國北方第一個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與挪威吉與寶碼頭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國內首家中外合營碼頭公司;「津港儲運」成為全國港口第一個上市企業;開通了中國第一個港口EDI中心,實現了集裝箱運輸管理與國際接軌,大大提升了天津口岸的軟環境。自1993年起,天津港貨物吞吐量每年以千萬噸級遞增,2001年突破1億噸,成為了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躋身世界港口20強。
1986年8月21日,鄧小平視察天津港時,了解到這里的巨大變化后,興奮地說:「天津港下放兩年來,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人還是這些人,地還是這塊地,一改革效益就上來了。」一席話,深刻揭示出改革開放是天津港發生巨變的根本原因。
領軍者天津港 銳意創新的行動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也是最大的紅利。十年前,天津市國資委成立,開始了探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資監管體系之旅。與此同時,天津港啟動現代企業制度的變革——實現了由「港務局」向「集團公司」的整體轉制,實施了以規模化、國際化、現代化為內涵的「世界一流大港」戰略,闖出了一條建設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和世界一流企業深度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
突破思想桎梏建成世界等級最高人工深水港。進入新世紀,為適應國際航運業船舶大型化和專業化的趨勢,天津港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果斷破除了「深水深用、淺水淺用」的思想桎梏,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建設國際深水大港的思路。航道通航能力由10萬噸級躍升至25萬噸級,實現了30萬噸級船舶可乘潮進出港,成為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2013年底隨著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完工,又實現了可滿足四艘船舶雙向進出港的复式試通航。在此期間,天津港積極吸引世界航運排名前十的船公司、知名跨國公司、國有大型企業和民營資本參與港口開發建設,相繼建成了30萬噸原油碼頭、郵輪母港、LNG碼頭等一批高等級、專業化泊位,使港口貨物種類不斷增多、裝卸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在全國乃至世界港口中的領先地位。
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打造功能完備的現代化港口。在天津市「雙城雙港」的空間發展戰略框架下,目前天津港在336平方公里的水陸域上形成了「五大港區、三大組團」。北部組團的北疆、南疆和東疆港區成為商業港、郵輪母港和休镕旅游港的載體;中部組團的臨港經濟區南部區域正在發展成為重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糧油輕工業等產業聚集的工業港,正在規劃建設的南部物流中心,將更好地支持海河以南區域制造業的發展;南部組團的大港港區將承擔起為濱海新區南部石油化工及相關產業發展做配套的重任。與此同時,天津港積極「走出去」,在內陸腹地設了23個「無水港」和五個區域營銷中心;辟建了三條亞歐大陸橋過境通道,成為中國大陸橋國際通道運量最大的港口。這些不僅對天津市產業發展形成了有力支撐,更為承接北京、環渤海地區及內陸腹地的產業轉移與深度合作預留了巨大空間。
敢於先行先試搶占濱海新區對外開發開放高地。自2002年開始,天津港歷時十年完成了30平方公里東疆港區的填海造陸,并在2012年實現了全國規模最大、開放度最高的保稅港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10平方公里整體封關運作。同時,天津港不斷拓展生產服務功能、城市服務功能和自由貿易功能,按照《國務院關於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方案的批覆》,加快推進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貿易、航運融資等八大功能落地,先后吸引了新加坡港務集團、招商國際、中遠散貨、中糧等近17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發展,年外貿進出口額超百億美元,形成了航運物流要素匯聚、高端產業相繼落戶、國際貿易企業雲集、金融創新領跑全國的良好發展態勢,成為了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標誌區、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
率先轉型升級開創港口多元化產業發展新局面。自2007年以來,天津港在全國沿海港口中率先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資本由傳統的港口裝卸業向現代物流、金融、制造等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在做大做強做優做精港口裝卸主業,朝著服務型、綜合性港口和全球資源配置樞紐方向發展的同時,國際物流業以實現資源整合為基礎,大力發展全程物流項目,積極探索內陸「無水港」向物流園區進而向產業園區轉型的新模式。港口地產業和港口綜合服務業方面,金融板塊异軍突起、穩步發展,對港口整體經濟效益提升和貢獻正在加速顯現;工程建設和重工制造板塊突飛猛進,市場份額和產值逐年大幅增長,成為重點打造「百億產業」的新星;傳統服務板塊亮點頻出,物業管理成功進入濱海新區高級商圈,食品加工和綠色種植養殖實現產業化運營,形成了港口「四大產業」互相支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兩地上市多元融資締造「天津港模式」。天津港積極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資本運作驅動發展。一方面,通過收購股權和優質資產將「津港儲運」更名為「天津港」,并向其注入優良經營性資產,不斷做大A股上市公司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天津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天津港發展」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的分拆挂牌上市,并以此為契機又通過引入戰略投資的創新模式推動跨境整合,實現了天津港對滬港兩家上市公司的控制。其間,天津港還成立了天津港財務公司和濱海基金,面向社會發行了企業債券和短期融資券,為港口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截至2012年底,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躋身天津市千億級企業集團行列。
此外,天津港堅持用先進文化引領港口發展,在傳承「一個家庭、一支軍隊、一所學校」三大目標的基礎上,完成了新版企業文化體系的系統改造提升,逐步實現了從文化建設到文化管理的升級,被中國企業聯合會授牌為「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培育出孔祥瑞、張麗麗、李偉、成衛東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連續兩屆涌現全國道德模範的企業。2004年至2013年是天津港歷史上發展又好又快的時期: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跨越4個億噸台階、突破5億噸,世界排名躍升至第四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300萬標準箱,世界排名躍升至第十一位;連續12年入圍中國500強企業,2013年位列第399位。
奮進者天津港 馳騁騰躍的力量
改革創新邁新步,轉型升級再出發。天津港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聯動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圍繞打造千億級企業集團這一戰略目標,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牢牢把握深化改革這一活力源泉、創新驅動這一強大引擎、轉型升級這一根本途徑,充分激活港口的產業聚集效應、結構優化效應和腹地經濟引擎效應,努力推動自身更高品質、更好水平發展,從而進一步明確天津港作為環渤海主樞紐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出海口和橋頭堡的地位,加快建成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打造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樞紐。
展望未來,到2017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將超過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2000萬標準箱;到2020年,天津港將努力建成與天津建設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生態城市相適應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和規模、品質、效益均衡發展的千億級企業集團,向世界一流企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