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区防汛救援演练在邕江展开——
冲锋舟队形变化,你知道有何作用吗?
冲锋舟演练救援队形
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南宁的降雨多集中在后汛期,主要是受到台风的影响,针对于此,5月21日,2014年自治区防汛应急演练正是在以邕江为“舞台”展开,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开展各种救援环节演练,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演练过程中,冲锋舟在救援时会变更不同队形,你知道吗,这不同队形在救援时作用也各不相同。
“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南宁市及邕江上游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造成邕江、部分江河和水库水位急剧上涨,市辖区内发生了一系列工程险情和灾情。”虽然这只是演练特设的场景,但参加演练的各部门却如同身临险境般认真对待。
而在抗洪抢险救援中,不仅是转移被困群众、搜救落水人员,还是运送救援物资等,冲锋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大家知道吗?冲锋舟在其编队航行时,不同的队形作用还不一样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路纵队,这个顾名思义就是冲锋舟一艘接一艘航行,按编队顺序直线跟进,这一路纵队的主要优势是行进速度快、转弯较灵活,便于实施机动,这样的队形通常在较狭窄的河流执行勤务时使用。
S形纵队,同样具有行驶速度快、转弯灵活的特点,但它与一路纵队相比,更能适应实际抗洪抢险过程中复杂的江面水情,且在避让时经常使用。
当你看到纵队绕圈时,别以为是救援人员懵了,其实这叫做纵队绕圈。这在实际抢险中经常会出现,通常是船只在接到抢险任务时因水情错过目标后,会绕圈观察择机救护。这可是对于机手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的技术。
二路纵队,是一路纵队的“变形版”,与一路纵队相比,二路纵队的队形更紧凑、机动性能更强、更便于灵活指挥。一般来说,在抗洪抢险中长距离机动时常采用这样的队形。
三角纵队,主要是在克服激流和漩涡时使用,由于舟与舟之间距离较近,可以互相支援、相互照应,遇到突发情况能迅速处置;同时这也是抢滩登陆时的基本队形。
据介绍,在实际救援时,有经验的救援人员和机手是要在正确判断水情的前提下,通过变换队形来应对的。
相关新闻:
今年我区大范围降雨偏早
每年的4月,广西进入汛期,本报记者20日从广西气象台了解到,今年我区首场大范围强降水是从3月29日开始,出现时间较早,且3月下旬以来较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出现5次,分别在3月29日-4月2日、4月5日-9日、4月25日-27日、5月2日-5日、5月8日-11日,具有降雨次数多、降雨日数多等特点。
气象专家介绍说,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汛期平均雨量差异较大,最大的可超过2200毫米,最小的只有867毫米。全区主要有3个多雨区:从沿海地区到大瑶山东侧昭平县一带的桂东南多雨区;从越城岭至大苗山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桂北多雨区;以东兰、都安为中心的桂西北多雨区。相对而言,桂西的左、右江河谷和桂中黔江河谷则是广西的少雨区。
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汛期为4月-9月,是广西多雨期,降水占全年总雨量的77.9%;其中5~8月为降水集中期,降水占全年总雨量的62.3%,因降水量过于集中而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胡玲玲 徐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