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數字貨幣是眼前各國發展的熱點,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調查顯示,86%全球央行開始關注央行數碼貨幣(CBDC),60%正試驗相關技術,14%已開展了試點工作。暫時而言,中國在數字人民幣發展方面進度領先,中國人民銀行去年開始在4個城市進行數字人民幣試點,最近將試點範圍擴大到了北京和上海等較大的城市。最近消息指數字人民幣更已接入支付寶。
另一邊廂,美國也將在未來12個月內啟動5個試點計劃,以測試聯儲局的央行數碼貨幣的潛在用途。美國政商界都不諱言,美國是感受到中國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壓力,認為必須推動「美國價值觀」納入CBDC的發展。
筆者自問不是技術方面的專家,但任何技術發展,都有所謂後發優勢,後來者能夠比較無負擔地更好利用新技術。其實所謂後發優勢,很多時候並不是表現在後來者有多麼強,而是原來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不能克服自身的惰性,不能在技術上超越自己原來保有的優勢。
舊王者注定被超越
歷史上的優勢一方被技術超越的例子很多。例如膠片攝影技術的王者柯達,曾經也是數碼攝影技術的先行者。早在1975年,柯達公司的史蒂芬·沙森(Steven Sasson)發明了世上第一部數碼相機,他向柯達的管理層匯報成果,但管理層的回應是:「沒有人會喜歡在電視上看照片。」更不准沙森公開談論此發明,或向其他人展示產品原型。但柯達也有默默發展數碼技術,在本世紀初,當時柯達的數碼技術還是最先進的,柯達的單反數碼相機還是當時的旗艦機型。但無奈,最終柯達還是在數碼攝影上裹足不前,被尼康、佳能、索尼等日本廠商不斷蠶食市場。真正的理由,是當時由相機、菲林、沖曬、相紙,每一張照片的成像過程柯達都在賺錢,哪怕有更好的技術也只會藏在抽屜裏。曾經的手機界王者諾基亞,也並非看不到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但同樣改變不了被人超越的命運。
這種原來的優勢一方被動捱打的局面,其實很好解釋,因為你是舊有的技術領域的王者,整個產業鏈都是你的優勢,但同時也是負擔。試想想,柯達如果要在公司內部開會,決策將大部分資源放在發展數碼技術上,主動放棄膠片技術,可能嗎?畢竟公司內部大部分人仍然在膠片領域生存,牽一髮動全身,涉及到大批人的飯碗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阻力之大可以想像。因此,柯達要主動超越自己原有的優勢技術,是不大可能的。
美元霸權是美國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據BIS的抽樣調查結果,2019年全球外匯交易中,美元交易達到5.82萬億,佔比88.3%。外匯儲備比例方面,美元佔比下降至25年最低,但到去年第四季度也仍然佔全球近六成的比例。對美國而言,維持霸權的主要任務是守成,守住美元的主導地位、守住美軍在全球的軍事據點,就可以了。因此,美國在發展數字貨幣上沒有中國積極,是十分正常的,即使美國在數字貨幣的基礎技術上比中國先進,但也只能就中國的壓力而作出反應。相反,中國是進攻的一方,大力發展數字人民幣作為未來國際貿易、國際儲備的新選擇,對中國是戰略性勝利。這就是後發優勢。
美國總統的擔心
美國近兩任總統,特朗普和拜登,多次發言,其實都是一個調子:被中國超越?不會在我任內發生。拜登的個人記者會首秀,在中美關係上無非也就這個調子。這其實是什麼意思呢?過往美國強勢之時,布殊、克林頓做總統的時候,什麼時候會擔心被中國超越呢?現在的美國總統,居然覺得不被中國超越就是最大功績了?
心理學上有一條墨菲定律,簡單而言,你心裏愈是擔心某件事情會發生,它一般都會發生。因為你的擔心是有理由的,往往反映了事物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你或者可以延後這件事的發生,但無法阻止它必然發生。
筆者近年多次強調美元霸權對美國霸權的重要性,而且十分肯定美國必然守不住,這不是誰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就像老人必然輸給年輕人、諾基亞必然輸給蘋果一樣。美國總統揮之不去的擔心已經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