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春天養陽氣 趕走濕邪春困

2021-03-04 18:19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代表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春天已到來。俗語說︰「春雨綿綿正好眠」,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困倦乏力、昏沉欲睡,早上想要賴床,這就是常說的「春困」。記者專訪註冊中醫師蔡梓銘,為讀者推介保養肝臟、祛濕除困的好方法,並推介三款春季養生食療。

春天天氣潮濕,乍暖還寒,容易出現「春困」症狀。

 時至驚蟄,冬去春來,氣溫漸漸回暖,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念,春季養生重點在於「養陽氣」,蔡梓銘醫師表示:「中醫養生順應四季變化,藉著調節飲食、起居作息,使人體趨於平衡。在春夏季中,自然界生機勃發,人們若能保護陽氣,就能使人體健旺起來,一掃體內陰鬱之氣。《黃帝內經》提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只要把春天『升發』這個環節做好,不但春夏時節能收到養生之效,就連秋冬季節都能減少生病。」

 祛濕助通陽氣

 春天天氣反覆變化,雨水增多,容易使濕氣纏身,祛濕是保護陽氣的重要方法。蔡醫師指出:「香港近海,濕氣較重,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濕氣過重或是氣虛、受寒、瘀滯等也會引起春困,表現為感覺到困倦乏力、身體沉重、下身較肥胖、早上不願起床、舌苔較厚等,代表身體濕氣重,體內之氣受到阻礙而蓬勃不起來。此時輕度春困的人,適量的運動有助身體快速適應變化,從而消除疲勞。另外,《黃帝內經》說春天應該『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除運動外,春天更應該晚睡早起,不賴床,穿衣則適宜『下厚上薄』,既保暖又舒適。」

春天飲花茶不只可以提神,更可疏肝解鬱。

 調養情志疏肝

 濕氣過重使各種疾病復發,蔡醫師表示:「在這季節,虛弱老人疾病易反覆,在春天人體氣血向外、向上升發,而老人原本就氣血不足,令身體更為虛弱,因此患有長期疾病的老人,例如臥床、患有心臟問題、行走不穩的虛弱老人都要小心。另外,在春天濕氣重人易困倦,面紅之人易作眩,『作眩』即容易眩暈、眼花。春天五行屬木,與體內的肝臟相應。中醫肝臟的生理特點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與氣血暢通有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心境舒暢。若肝失疏泄,長時間處於肝鬱狀態,便會出現抑鬱、煩躁、焦慮等情緒。」除了保持心境舒暢,疏肝其中一個方法便是飲花茶,如金銀花、菊花、合歡花、茉莉花、洛神花等,都能舒鬱、理氣、安神。然而花草茶偏涼性,孕婦、體質虛寒、脾胃差的人要小心飲用,可加入薑、黑糖、龍眼乾減少寒性,氣虛之人可加參片、黃芪補氣。

註冊中醫師蔡梓銘表示,驚蟄天氣中的濕度較高,容易令人精神疲倦、手腳沉重。

 養肝先顧脾胃

 春季主生發之氣,此時養肝有助增強免疫力,讓身體在未來一整年維持在最佳狀態。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調養肝功能首先要脾胃強健,在食療方面,春天應以健脾化濕為主,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天應少吃酸性食物,蔡醫師表示:「酸的食物有收斂作用,因此不適宜在這個生發的季節多食,而甘甜味的食物能補脾胃,有助於脾胃消化,因此可多吃一點。辛味的食物如薑、蔥、蒜等,助熱散寒,增加人體能量,可多食。脾虛濕重者飲食上宜少油膩、戒生冷,寒性的食物如冬瓜、綠豆、冰冷飲品等,有礙陽氣蓬勃,要盡量少吃。」

 春季運動要注意

 春天也是到戶外運動的好季節,吸收新鮮空氣,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提高抗病能力,尤其在樹林、江河、湖邊等,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蔡醫師提醒讀者,春季運動不宜過量過勞,不適宜一開始就做劇烈的運動,應該從和緩運動入手:「因為春季是陽氣生發之時,劇烈運動後出汗過多會加速消耗陽氣,容易讓人產生困乏,加重『春困』症狀,過勞定義即是『運動後無舒爽,次日睡醒甚疲』,防汗出傷身,例如行山、慢跑、練氣功等都十分合適。」在春季不妨多出門走走,不過春季天氣多變,戶外運動時要多關注天氣情況,多霧、風涼和霧霾天都要盡量避免外出活動,更要注意運動中的熱身和保暖,避免運動傷害。

郊遊踏青是不錯的春季戶外運動。

 清肺排毒薰蒸藥方

 中藥除了煎煮之外,還有另外一種使用方法——薰蒸,蔡醫師表示:「薰蒸利用藥物煮沸後產生的蒸汽來薰蒸肌體,以達到治療疾病、養生保健的方法。蒸汽可使全身經絡湧動、推血運行。」藥力經皮膚直達各臟腑,可起滋養津液、滋潤肌膚、健脾和胃、壯腎利水的作用。疫情期間較多時間留在家中,不妨嘗試以下由蔡醫師推介的薰蒸藥方:

材料:麻黃9克、炙甘草6克、苦杏仁9克、桂枝9克、澤瀉9克、豬苓9克、白朮9克、茯苓15克、柴胡15克、黃芩6克、薑半夏9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射干9克、山藥12克、枳實6克、陳皮6克、藿香9克、梔子9克、淡豆豉6克、4片連皮生薑。

 煮法:將6碗水及大米(白米)、小米各取少量,煮爛後加入以上藥材煎煮,煮沸後薰蒸家中。也可稍稍靠近爐邊,聞藥湯蒸汽,其後可不斷加水,持續薰蒸家中。薰蒸約一小時後,成人可飲一碗,小朋友可飲半碗,有助補中氣、流通氣血。

 三款春季養生食療

 1. 佛手瓜山藥薏仁湯

 材料:佛手瓜2個、淮山30克、生薏米20克、瘦肉100克、紅棗10枚去核、陳皮1小塊、生薑2片。

 做法:先將瘦肉洗淨,切片氽水。佛手瓜去皮、核。大火煲瘦肉15分鐘,再慢火加入其餘材料,兩小時後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理氣、健脾、祛濕。

 2. 蓮子南瓜粥

 材料: 新鮮南瓜數塊、大米50克、蓮子30克。

 做法:將南瓜洗淨、切成塊,蓮子洗淨加適量水煮至六成熟,再加入大米,煮至熟爛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安神。

 3. 山楂銀菊茶

 材料:山楂、金銀花、菊花各10克。

 做法: 將上述材料一同煎水,代茶飲用。

 功效 : 清肝、明目、消滯,特別適合面紅耳赤、易食滯肚脹人士飲用。(文、部分圖片:Karena)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