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議政】從粵十四五規劃看港機遇

2021-01-04 03:03
來源:香港商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 葉建明

 廣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稱「建議」)已經公布。這份2萬多字的「建議」,將指導廣東省今後5年至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份充滿雄心的計劃。同時,也很可能是提升粵港競爭,並給香港帶來諸多機遇的「建議」。

 諸多與港相關的看點

 上一個「五年規劃」即「十三五」規劃中,廣東提出到2020年GDP達到約11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任務。雖然這個五年經歷了美國對華貿易戰,制裁中國企業(其中不少企業在廣東),以及新冠疫情蔓延,但2020年廣東省GDP總量五年目標達成,更是比2010年翻一番。這意味廣東未來經濟發展有更大的底氣和實力,有條件在新的全球經濟形勢下,實現經濟穩定恢復乃至高質量發展的更高目標。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有諸多與香港息息相關的看點。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路線圖,廣東正在加緊構建這一格局。「建議」提出,要進一步深化細化廣東在雙循環中的擔當作為和特殊功用。廣東不僅是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橋頭堡,更是外貿大省,媒體在解讀廣東「雙循環」的構想時,用上「內外通吃」這個詞彙。意味廣東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灣區市場優勢,推動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中,一個都不能少。

 國際貿易這一塊自不待言,廣東和香港有幾十年成熟的合作競爭關係。但擴大內需,發展內循環這一塊,香港必將面臨廣東的強有力競爭。廣東提出支持廣州、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省級示範特色商圈。這對香港意味什麼不言而喻。香港消費服務的最大群體是內地遊客,內地大批遊客到香港買買買,從高檔消費品金飾、手表、名牌手袋,到醬油、餅乾等食品及生活基本用品,無一不買,這是香港零售服務業興旺的基礎。如果香港再不思進取,包括一切依然以「政治掛帥」,香港「購物天堂」「消費勝地」的美譽將只能成為歷史。

 「建議」提出,「積極引導境外教育、醫療、旅遊等高端消費回流」。這是廣東發展的很大空間,同時也是香港將直面的競爭和機遇。香港多少年前就提出建設國際醫療中心,只是光有口號卻不能落實,痛失機遇。香港自身不能做,那麼,參與到廣深「教育、醫療、旅遊等高端消費回流」,也不失為香港的機遇。

 準確識變 創造機遇

 此外,「建議」提出「攜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大灣區重要戰略定位之一,是對國家創新體系空間布局的科學部署。為此,廣東提出將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深化粵港澳高水平互利合作。香港如何積極加入,一直是個話題。廣東已經提出「舉全省之力」,香港如何發力呢?

 有作為才能有地位,無論是內地城市還是香港特區,標準都一樣。「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是要互相促進,共同繁榮,香港需要看清楚。事實上,競爭也是一種機遇,做強了,形成合力,「蛋糕」也會更大。未來香港的最優選擇,必然是融入大灣區,用好香港所長,與灣區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