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退出B站?B站:因為我要變強

2020-04-07
來源:愛范兒

 

  B 站是中國美譽度最高的視頻網站——可能沒有之一。

  當各個長短視頻網站在變現、內容上總被討伐的同時,B 站虧錢的新聞總是能換來一句:

  小破站要加油哦!

  保護我方小破站!

  不多說了,再多充一個大視頻會員。

  但知乎的熱門問題——「你為什麼退出 B 站?」則顯示了小破站的另一面。那是忠實用戶離開之後的「回踩」,是 B 站「破圈」所带來的一種必然結果,也是 B 站開始面向大眾的體現。  

 

  羅翔爆火背後,B 站不再是那個二次元社區

  「你為什麼退出 B 站?」截至 3 月 30 日,這個話題已經有了 4088 個回答,1864 萬的瀏覽量。

  為什麼用戶會退出 B 站呢?這或許可以先從最近在 B 站爆火的羅翔說起。

  「羅翔說刑法」在幾天獲得了三百多萬的粉絲,這和刑法這個領域總有不少用戶感興趣的曲折情節有關,也和羅翔的有趣且專業有關。

  但時間往前推五年,羅翔老师可能沒辦法在 B 站這麼受歡迎。原因很簡單,那時候的 B 站還是一個純粹的二次元社區。  

 

  ▲ 羅翔老师在 B 站談 N 號房事件

  B 站的 UP 主 @不科學的 UP 組 曾整理過 2009 年 7 月至 2018 年 4 月 B 站各區的當時累計播放量。DT 財經則在這個累計播放數據中發現關鍵點:「在 2014 年 5 月之前,『番劇』是累積播放量最高的區,遠遠超過其他,那是二次元統治 B 站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離今天已經有五年之久了。番劇的播放量漸漸被游戲甩下,緊接着又輸給了生活、娛樂、影視、科技類目。這不是說一開始帮助 B 站獲取了最鐵杆粉絲的番劇不重要了,但它確實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這個也是知乎問題「你為什麼退出 B 站?」一問下用戶最憤怒的部分。他們曾把 B 站當作自己的「精神角落」,但現在這個角落開始容納另一種精神,而且容納的內容還比原來的多,這當然會讓人感到不滿。  

 

  再加上容納的精神不只有精華,更有存在即合理的商業營銷內容。

  知乎用戶 @ 淺野 就調侃「UC 震驚部」是不是集體入駐了 B 站,這些低質量 up 主的視頻質量和播放量不不成正比,但憑着一個充滿噱頭的題目就能獲得數十萬播放。同時,越來越多的營銷號的存在讓她覺得 B 站越來越像今日頭條和微博。

  淪陷的評論區,100 道題目擋不住的新用戶,質量低劣甚至打着擦邊球的視頻越來越多,這些都讓最初的老用戶感到了失望。這種失望甚至延伸到了最初喜愛的 up 主身上,因為最初的 up 主做視頻沒想過和錢有什麼關系,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是「職人」。

  他選擇了發展,而不是初衷。

  知乎用戶 @ 歷久彌新 的觀點也暗合大部分人的心意。  

 

  在這些最初始的受眾面前,他們希望 B 站一直是那樣,同好可以不避諱的交流。網站更純粹,沒有邁向大眾化。

  不過有人會因喜歡的 up 主發廣告取關一樣,也有人會為 up 主成功「恰飯」感到由衷的喜悅。畢竟只靠愛好支撐是沒那麼長久的,想要長久的持續下去,盈利對 up 主和 B 站都很重要。

  所以 B 站也開始容納更多的「up 主」,從斗魚爆紅的馮提莫到西瓜視頻起家的華農兄弟,從 B 站人人都愛的党妹到最近火出界的羅翔老师,你能看到 B 站不再是那個二次元社區了,它甚至可能成為國內最大的「年輕人網站」。

  B 站自己也側面承認了這一點。在去年 6 月的 B 站十周年慶典上,他們自己說:「B 站十歲了,從一個個人網站到國內最大的年輕人文化社區,它會一直年輕。」

  從一個大眾眼中的二次元社區到一個年輕人文化社區,B 站擁抱了更多的內容。  

 

  ▲ 圖片來自:刺蝟公社

  年輕人在 B 站「生活」,各類內容開始入駐 B 站

  而在 B 站將自己定義為年輕人文化社區的背後,是它用戶黏性的進一步的提高,是它作為平台屬性對創作者吸引力的又一次增強,也是它商業價值的一次提升。

  我們在《現在,我學點正經知識都要上 B 站了》一文里曾經介紹過這樣的現象,很多年輕用戶開始只是在 B 站追番,後面為了方便自己觀看,他們自己搬運視頻。在習慣泡在 B 站後,這些人將自己的學習、生活、愛好傾注在這個平台上,豐富了平台的內容,讓 B 站慢慢走出二次元的小圈子。  

 

  ▲ 在 B 站學高數

  直播學習,分享寵物日常,做美妝教程,對游戲情節進行二次創作,對影視內容進行混剪重制……當越來越多領域的「神仙太太」、「搞笑博主」、「段子手」紛紛成為了 B 站 up 主,B 站也成為了這些年輕人的聚集地。

  而對于創作者來說,如果今天你想要做視頻,你很可能也繞不開 B 站。

  我們曾采訪過一個數十個視頻平台的運營者。對方認為,今日頭條和 B 站對依靠個人起步的視頻創作者來說是比較好的平台,前者可以借助機器分發為視頻找到觀眾,後者可以帮助創作者沉澱真實的粉絲。

  如果你今天制作的是更長的科普性嚴肅視頻,那 B 站可能更會成為你的首選。

  近幾年的 B 站,已經吸引了局座張召忠、半佛仙人、羅翔、歪果仁研究協會這類已經證明過自己實力的創作者加入,甚至像炎亞綸這樣的明星藝人也開始入駐 B 站。

  他們在 B 站吸粉,在 B 站傳播,在 B 站接觸了自己從未接觸過的年輕人。    

  共青團、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入駐也證明了這一點。這類學院、組織類之所以選擇 B 站,一是因為 B 站有隱隱成為第一大中文學習網站的勢頭,另一個原因則是為了離年輕人更近一點。

  這一點,一直喊着「得年輕人得天下」的商業品牌也沒有忘記。如果有人認為眾多頭部創作者組織的遷移還算個例的話,我們也能從 B 站的財報看到更為「鐵證」的「破圈」現象。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B 站的月活用戶達到了 1.3 億,同比增長了 40%,移動端用戶增長更是實現了自上市以來的最高增幅。但比用戶增長更值得注意的是,B 站的商業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相比同期,2019 年第四季度 B 站廣告收入增長了 81%,為 2.90 億元。

  B 站的副董事長兼 COO 李旎自己也說,2020 年第一季度廣告主對 B 站認知發生了極大變化,B 站逐漸成為了新品發布的必投平台。

  B 站踐行了自己「新番無廣告的政策永遠不會變」的承諾,但他們也在探索適合 B 站的廣告形式。用戶刷視頻常常能看到的廣告就藏在視頻流里,B 站顯示了明顯的廣告字樣。這類日語學習、游戲、視頻剪輯學習的廣告也非常合 B 站的用戶屬性。

  

 

  ▲ B 站推薦頁面廣告

  沒有什麼比 B 站受到廣告商歡迎更能說明 B 站的改變了。

  從二次元的 B 站到年輕人的 B 站,B 站的內容更為多樣化,更為包容。但與此同時,B 站的娛樂化內容也在增多。在發展的過程中,B 站的商業化腳步也在加快。

  商業模式和 YouTube 不同,B 站可以在內容上朝它靠齊

  而人們也樂此不疲地在給 B 站找一個參照物,想要看它未來發展的一種可能性。B 站的參照物就是已經擁有全球 20 億用戶的 YouTube。

  只是二者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YouTube 向左,B 站向右。

  YouTube 靠着廣告去年營收 151.5 億美元,背靠 Alphabet 獲得源源不斷的金錢和流量扶持。B 站則承諾新番無廣告,雖然騰訊阿里都有入股,但 B 站只是「干兒子」,無法獲得兩個巨頭的全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B 站游戲+直播+會員+電商+廣告五線並進的收入結構和 YouTube 有明顯不同。  

 

  但 B 要努力和 YouTube 對齊的是它的內容豐富度。作為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 有五十多億的視頻存量,而 B 站只有 5000 多萬的視頻存量。二者的內容豐富度不在一個層面,但這也和二者的用戶量級有關。

  不過隨着新人 up 主和專業機構號不斷涌入,B 站也在增強自己的底蘊。

  目前網站涵蓋的 7000 多個興趣圈層視頻內容,都給 B 站吸引新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從游戲自制視頻再到張大仙這類虎牙主播的 B 站官方視頻,從各類鬼畜視頻到影視內容的二次制作,從華農兄弟到党妹,B 站已經滿足了年輕人大部分的視頻消費需求。

  而在過去這段時間里,B 站也在持續撒錢補足內容池。從《人生一串》到《哈利波特》,從新浪潮電影到柏林、戛納電影節的評選影片……擱幾年前,你根本沒辦法想象這些內容會出現在 B 站。  

 

  今天的 B 站已經不再是那個二次元社區了。它依舊沒有廣告,彈幕文化在全球視頻社區也算首屈一指,但它確實擁有了更多的受眾。距離成為一個大眾網站或許還有距離,但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年輕人社區了。

  即使有人因為種種原因離開 B 站,也有更多的新用戶喜歡上了這個年輕的網站。就像開頭提到的「你為什麼退出 B 站?」還有一個鏡像問題「你為什麼不退出 B 站」一樣。在部分初始用戶因為失望而選擇離開的同時,還有人在問題下回答:

  因為 B 站比其他視頻軟件都要好,要好百倍。

  不太有趣,不太樂觀。

[責任編輯:蔚然]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