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雪穎
一、遲到的短視頻
視頻號來了,張小龍正試圖糾正他犯下的“錯誤”。
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用視頻演講做一番“自我檢討”,應該讓“長尾的小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也是之前公眾號一個忽略了的部分。”、“我們在短內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缺少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
“短內容一直是微信要發力的方向。”張小龍預告說。
1月22號,微信發布官方消息,視頻號正式進入內測。微信團隊顯得小心謹慎,僅廣州、成都、西安等部分地區的用戶能看到視頻號的入口,申請開通的方式需要發送郵件或者掃描二維碼,還要提供影響力證明。
目前,內測條件已經逐步放開,包括十點讀書、樊登讀書會、薇婭、陳學冬、經緯張穎、一條、周國平、江南春等已經涌入視頻號。
微信號是什麼,它和抖音、快手有什麼區別?
“它是一個人人都可記錄和創作的內容平台,可以發最長1分鐘視頻或者最多9張圖片,不僅能被關注你的粉絲看到,還能通過個性化推薦,社交推薦,讓你走出微信好友的小圈子,進入超過11億用戶的大舞台,全程在手機端完成,高效便捷記錄真實生活,優質原創內容。能快速吸引大量粉絲關注,公眾號到小游戲小程序跟視頻號結合,會展現怎樣的想象力。”微信視頻號自我介紹。
視頻號試圖讓內容走出圈層,解決推薦弱,被動關注缺乏的問題。
在微信此前的內容體系里,用戶只能接收到他主動關注的公眾號和小程序的內容,公眾號之間只能嘗試用“互推”來彌補這個尷尬。而朋友圈更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對于大多數只有幾百、甚至幾十好友的人來說,信息需求難以被充分滿足。看一看和搜一搜是在此基礎上打的“補丁”,但效果依然有限。
和公眾號不同,視頻號采取個性化推薦+社交推薦的方式,可以預見,高熱爆款可以通過個性化推薦的方式,擊穿各個圈層,出現在海量用戶的手機上。而大量長尾內容通過社交推薦的方式,有機會走出孤島,獲得圈層內的一定曝光。
視頻號還試圖降低內容生產的門檻。
到2020年,微信在視頻號上才主推移動端創作工具。微信曾推出過訂閱號的移動版,可實際情況是,新媒體人都已經習慣了在PC端寫生產內容,這顯然提高了內容創作者的門檻,從一個創作沖動到完成發布,用戶需要完成創作內容、打開電腦、登錄公眾號、編輯、預覽、發布等多個流程,光是這麼多操作步驟已經擊退了大多數人。
公眾號成為了媒體和內容號發聲的渠道,而普通人在朋友圈只能獲得有限的關注,還有礙于熟人太多,只能去微博、豆瓣、抖音、小紅書上放飛自我。
沉默的大多數,就是微信面臨的尷尬。
視頻號試圖緩解這種尷尬,不僅支持發短視頻,還支持發圖片,一切都能在手機上完成。入口緊貼在朋友圈下方,沒有一天只能發一條的限制,最近的更新版還有带頭像的強提醒。進入視頻號,可以看到總點贊數和全部的留言。
視頻號在定位上,主打“真實”。
和抖音打造“記錄美好生活”的口號、快手的“看見每一種生活”生活不同,視頻號希望用戶們“高效便捷記錄真實生活”,產品相對簡潔,沒有美化的剪輯、濾鏡、美顏、特效等功能。
“我建議還是把美顏加上”,一位用戶在初試視頻號後如此評論到。
目前的視頻號,與其說更像哪個產品,不如說是微信對于自身缺陷的補足。微信這一步,可能走得晚了些。但面對4億日活的抖音,3億日活的快手,發力短內容,遲到總比缺位強。
二、焦慮的騰訊
抖音和快手激烈廝殺下,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已被甩開差距,這也是巨無霸騰訊難掩的焦慮。
根據QuestMobile數據,短視頻成為了2019年第四季度唯一個時長增長的賽道,而春節後受到疫情影響,抖音、快手、微博的日活都獲得了4000萬以上的增量。
《2019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一年增長了1.5億。而快手也宣布達到了3億的日活。
抖音和快手正在呈現兩級對抗的局面,規模效應顯著,二者通過加碼直播、中長視頻、游戲、知識付費,正在不斷蠶食用戶的時間。
在流量見頂的今天,這意味着零和博弈的全面展開。用戶每天花在網上的時間有限,玩游戲、刷朋友圈、看公眾號、刷短視頻、追直播,所有消耗用戶注意力的內容實質上都在分同一塊蛋糕,都是相互競爭的關系。
但騰訊除了投資快手之外,自身在短視頻戰場,卻是屢敗屢戰。
過去幾年,騰訊推出了yoo視頻、下飯視頻、閃咖、速看、DOV、MOKA魔哢、貓餅、MO聲、哈皮、騰訊云小視頻、醬油、火鍋視頻等近20款產品,幾乎都沒什麼水花。
微視,更是處境尷尬。早在2013年,騰訊就成立了微視,一直不溫不火,到2017年被徹底關閉,直到2018年4月,為了狙擊抖音的崛起,騰訊又重啟微視。騰訊幾乎調動了全集團之力來支持微視,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QQ瀏覽器、QQ看點等都曾為微視導流,但也未能阻止抖音的勢能。
未能在視頻領域摧城拔寨,在游戲的另一端,字節跳動已開始進軍騰訊的命根——游戲。
伽馬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同比增長49.5%,環比增長37.5%,在下載榜前十中,有六款為頭條系的產物,而騰訊系僅有三名。雖然頭條系的游戲以輕休閑為主,黏度較低,在收入榜上沒有頭條系的產品上榜,但1月移動游戲的投放中,有十五款選擇了頭條系,這意味着頭條系的資源對于自家的游戲推廣可以带來了很大利好。
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原戰略投資負責人嚴授近期接手游戲業務,目前今日頭條的游戲團隊已經超1000人。
若今日頭條能在游戲領域上創造爆款重度游戲,騰訊將面對更大的焦慮。
三、“集齊七顆龍珠”
視頻號能扭轉騰訊在短視頻上的窘態嗎?
從視頻號的位置來看,微信至少“誠意滿滿”。而視頻號的想象力主要來源于和微信生態的結合。
目前視頻號的每一條內容,都可以關聯公眾號。這意味着,視頻號不僅可以為公眾號導流,而且商業鏈路已經打通,用戶可以通過關注公眾號進而完成購買行為。
視頻號不僅可以直接在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上推廣,並且它和小程序一樣有專屬二維碼,線下導流的路徑也已鋪好。一旦視頻號允許和小程序關聯,那麼從內容到服務路徑也將打通。視頻號之後是否會和直播功能做結合,也是很多人期待的重點。
通過新的推薦機制,微信生態開放了關系鏈,讓短內容有望突破熟人圈層的壁壘,直接出現在下一級關系里。
視頻號、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社群……當微信生態里連接人、服務、內容的網絡打通,短內容的短板補齊,微信作為一個操作系統的功能將得到升級。
十點讀書的創始人林少為此表示很興奮:“小程序打通商業越來越成熟,升級後的企業微信做私域流量會有很多機會,視頻號再推出,就像微信集齊了七個龍珠。”
他第一時間開通了視頻號,還自己用手機拍攝,並且用剪映來加開頭、結尾、字幕、調整時長,他說“這種興奮感,跟我大學的時候做PPT、編輯視頻,與八年前剛做公眾號的時候很相似。”
還有不少人對微信號並不感冒,其中一個突出抱怨是它不潮、不酷了,除了一堆營銷號和微商紮堆涌入之外,點贊高的視頻多是抖音、快手上的二次搬運,還有一帮中年男人宣傳着視頻號的“紅利”。如果微視頻的內容與快手、抖音在感知上沒有差異,對于明星和媒體來說,廣場屬性又不如微博徹底,普通的UGC內容沒有存在感,那麼,微信號可能很難带來太大驚喜,戰略層面,也無法狙擊對手的進攻。
作為一個11億日活的超級App,微信想讓用戶嘗鮮並不難,但要保持用戶的忠誠度,還有一道長長的鴻溝等待跨越。
一切還沒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