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聰
現在的焦點已經沒有幾樣:疫情、股災、狂減息,接着便是倒閉、失業、大派錢。不過今次不同,如上周指,這是供應面衝擊,錢是不缺的,不然也不會充斥撈底心態。面對生產受阻,刺激需求的貨幣政策如零息、量寬漸見無用,下一步出的財政政策,似乎亦僅銀彈攻勢。既然問題是停產,對症下藥之法自然是要殺菌,多多錢都無用。
無用的原因,乃首先資助也是短暫的,在本港即使數以十萬的津貼亦僅夠交租而已,出糧都未必夠。還有,不少資助不是送錢而是低息貸款。不過問題是,要有得還才行。要是有數得計,譬如說掌握疫情在三幾個月後會過去而可復工,一般企業還是傾向守的;但若如一些專家所指般「疫情不會完」或「起碼一、兩年」,則多多錢也不夠蝕。
所以,政府花錢救經濟,這錢不花不好意思,但花亦很大程度是多餘的,聊勝於無。觀乎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至今的月度政府開支數據,這裏以季度佔GDP比例計,再與港府(亦是任何政府)最關心的失業率比,理論上兩者呈反比--開支增失業率跌,但若衰退起來,則兩者關係不大;即使有關,花錢也要約兩年後才見效(比較兩橫軸)。
那該怎辦?政府什麼都不做?非也。每次逆景,倒閉、失業乃物競天擇、汰弱留強的必經過程,企圖阻撓不會得逞。近年科技急速發展,傳統零售早已難做,其實趁此機會升級轉型本屬好事。是故政府明智地花錢,就應集中用於協助轉型。另外,有些無法轉型選擇結業但重新開始另一些爐灶的,也應大力支持。至於失業的打工仔,則唯有提供足夠的失業救濟;這些行之已久的措施,應駕輕就熟的。要花的錢,就此三類。
勉強拯救本應執笠的企業,必定事倍功半,有違市場精神。至於為失業人士創造職位,只要有轉型或初創企業出現,職位自然增加,就這麼簡單。與其藥石亂投,不如協助自救!
facebook.com/kachung.law.988
lawkachu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