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光祥
一年一度的“恐怖大戏”——支付宝年度账单近日再登热搜榜单。作为每年朋友圈炫富大赏的保留节目,用户反应相比往年普遍显得没那么刺激,可能因为2019年的支付宝账单只会显示过去一年你的开支情况,不再像往年那样显示你的“消费水平领先××%的同龄人”。这一克制,显然是支付宝对之前历年反馈意见的吸取,但打开账单的那一刻,相信很多人还是有不少感触。
以作者本人的账单为例,首先是使用支付宝的时长,不知不觉竟然和支付宝一起走过了4000多天,横跨几代手机制式及网络的变换。除了给穿衣打扮、吃吃喝喝、学习与健身等事项买单,通过支付宝APP完成的税务查询、水电煤生活缴费等公共服务事项,这一“办事不出门”的低碳方式,累计减排50Kg,相当于节省了3000张A4纸。此外,公交、地铁的扫码绿色出行,方便快捷,免买卡排队之躁、同时还省了办卡押金。除去余额宝的零钱理财,值得一提的还有所参与的相互宝(类似保险性质的大病互助)数据,每月共摊支出在3元左右,共帮助15325户家庭渡过难关。年度账单中,还会有点外卖次数、全年累计步数以及庄园“养鸡”和爱心捐赠等信息。
不过,因为年度账单经常会重复计算,也包括了“左手倒右手”的转账和理财以及红包数据。所以导致与实际支出有很大误差,引发“我哪儿来这么多钱?”“花这么多,把我卖了也不够啊!”等一片惊呼,估计支付宝会在来年的账单中改进。有趣的是,相比支付宝年度个人账单报告激起的水花,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到微信也在年初罕见地第一次发布了年度报告——《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可能因为后者的社交媒体属性,只方便发布“集体大数据”,而非支付宝这种“个人小数据”。
从支付宝的年度账单也可以感知,支付场景的革命已经发生,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三、四、五线城市商家接受手机支付与客户线下支付的交易笔数,近年均呈几何级同步增长之势。一方面,新兴的消费金融类场景通过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终端,凭借二维码、小程序等线上工具,完成了从线上消费向线下消费的转变,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就此打通。
另一方面,新场景、新技术催生出了消费金融的新大陆,并且相互激荡。而以分期支付(如花呗)、融资支付(如借呗)为代表的延期支付消费金融模式的推出,很好地覆盖了国内大量无信用卡客户群,并不断地激发了客户对于各类消费品的真实需求。作为有场景的消费金融,用户使用这些类信贷工具,基本可以肯定是消费,而不太可能是用于炒房、炒股类的投资,所以这是相对健康的消费信贷。从近几年的各大电商平台不断刷新的双11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一些教育、健康、宠物等新行业销售呈现火爆趋势。在此基础上,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在线上、线下与各类消费场景方合作,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融资需求的场景。可见,生活场景的智慧化也会反过来加速金融行业的理念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