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家聰
市場憂慮海灣再戰,油價抽升,但一年以來迄今仍走不出五、七十美元這大框架。回顧油價長周期,1860年代曾因美國南北戰爭而由0.5美元升至8美元,之後再在19世紀末升第二次,一、二戰升第三、四次(皆倍翻),第五次為70年代石油危機下由4美元以下升至近40美元,第六次由千禧年代初10美元升至近150美元歷史高位。
現第七次了嗎?時辰未到。不妨數數這六次間的時距,皆廿七、八年,照數下次於2026年才始升;換言之,現應仍處周期中的跌市。縱論基本因素,油組減產博弈不成、誘因不足;加上當油價高於60美元時頁岩油產漸有錢賺,還未計美國可用戰略儲備,故油之供應不成問題。反之,全球通脹低意味物資過剩,而主導生產的新興國尤其中國,經濟多數不好,還未計未來幾年電動車將大行其道而大減用油,油的需求自然疲弱。
既然供應充足需求弱,油價中甚至長線自然無大升壓力。不過,在本港用油之士,未必感覺到因油價跌而受惠,最常聽到的埋怨是「跟加不跟減」或起碼「加快減慢」。是否如此?港油售價有兩部分,一是進口成本或批發價,二是其與零售價之間的利潤。後者是各油公司的商業決定,除非(寡頭)壟斷顯著,否則市價應具競爭力。實際上,各油公司定價頗為接近,且多年來沒被控合謀定價,由此看來,壟斷一說未必成立。
剩下的可能便是批發價有問題了。附圖顯示了外圍的紐約期油價與本港進口油價,比較兩軸可見,在2011年前,外圍每千桶18美元大概對應本港進口之每公升1港元。不過此後,本港進口價已漸偏離1(港元)對18(美元)這個比例,可見是貴了。
2011年前,倫敦期油價跟紐約油價相若,但近九年倫敦油高出幾至逾廿美元不等,現距5元。美國油供應多、歐洲油質較好、較近中東等皆原因。本港有進歐油,自然顯得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