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阻撓施政與民為敵

2019-10-21
来源:香港商報

  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反對派議員頻頻搗亂。記者崔俊良攝

  何子文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土地房屋問題是導致民怨積累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的施政報告在土地房屋政策方面更積極進取,一些以往議而不決的措施終於正式開始推行,顯示政府有決心、有擔當帶領香港迎難而上走出困局。

  需和諧理性環境

  但要落實這些措施,需要和諧理性的社會環境、有效的管治秩序,否則,施政報告推出再多再好的政策,也會淪為空談。目前首先要盡快止息暴亂,恢復社會秩序,重振有效管治。廣大市民應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止暴制亂,抵制議會暴力,讓各項有利民生政策能夠盡快落實。反對派如果繼續在議會惡意搗亂,阻撓政府施政,等如與民為敵,與港為敵,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林鄭在這份施政報告,除了加強對民生的照顧,加大對中小企的支持外,外界最關注的,依然是有關房屋土地的政策。香港深層次矛盾盤根錯節,但重中之重卻是土地供應不足,高樓價令市民上車難,並且窒礙新產業的發展。房屋土地問題正是香港矛盾的重心,所以施政報告亦將房屋土地作為重中之重,推出了多項大手筆政策。

  施政報告在房屋土地問題上,作出了多項針對性措施,包括放寬九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由4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協助收入較高但缺乏首期的中產上車;針對市民對公營房屋的龐大需求,提出預留50億元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在未來三年合共提供1萬個單位;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旗下的工廠大廈為公營房屋;提供3300個青年宿舍宿位,並放寬現行要求等。針對夾心市民的上車需求,提出加快出售現時「租者置其屋計劃」屋宇中約4.2萬個未售出單位;推出第二個「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等等。這一連串的措施都具有相當強的針對性,針對不同群體的住屋、置業需要作出全面支援。不過,這些措施要發揮效果,關鍵還是要有足夠而且持續的土地供應,否則土地供應不增加,這些措施只是「塘水滾塘魚」。

  拓地解困局

  施政報告在拓地上,明確表明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類私人土地,以發展公營房屋及「首置」房屋,三類私人土地包括:具發展潛力由私人擁有的新界棕地;仍未有發展計劃的私人土地和寮屋區的私人土地。報告並公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擬議框架,目標是在2020年年初起接受申請。政府提出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顯示出收地的決心和意志,政府有決心使用這把「尚方寶劍」,加上不少發展商已表明支持政府拓地計劃,有望為香港增加大量土地,從而解決土地不足的矛盾。如果各項拓地建屋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香港房屋供應失衡的問題在未來將有望得到解決,市民上車、上樓有望,基層能夠安居樂業,社會的怨氣亦可望得以紓緩。

  這場暴亂對香港已造成巨大破壞,社會是時候走出困局、重建信心,讓香港早日雨過天晴。林鄭在立法會講話最後促請大家放下分歧,停止攻擊,以共同恪守的價值,重新啟航,這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心願。然而,反對派至今仍然拒絕收手,不但繼續在社會上縱容煽動暴亂,更不斷在立法會上搞事,破壞,阻撓議會運作。在特首宣讀施政報告之時,已因為反對派議員的鬧事搗亂,令特首難以宣讀報告,改為播放錄影片段。到了翌日的施政報告答問大會,反對派更加變本加厲搞事,會議因為反對派議員語言暴力和搗亂而兩度暫停會議。

  反對派阻礙施政報告的發布和答問大會,不但是濫用權力癱瘓議會,剝奪行政長官在議會發言的權利,違背立法會議員的憲制責任,更暴露反對派根本無意改善民生,不理民間疾苦。香港不能再亂,大量經濟民生問題也需要盡快解決,立法會必須重整秩序,抵制議會暴力,令香港早日回復正常。反對派繼續一意孤行扯政府施政後腿,等如是與民為敵,令市民安居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其所為是背叛市民,禍害香港。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