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深
28日晚,演員海清連同姚晨、宋佳和梁靜等知名女演員,在第13屆 FIRST 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發起了一次呼籲,希望青年導演們為他們這些中生代女演員提供更多的機會:「歲月賦予我們經驗、皺紋、閱歷,我們寬容善良,善於溝通,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我們足夠專業……」,「希望大家給我們更多機會」。很快,這場近乎「集體賣慘」的宣言就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成為不少自媒體熱文的引子。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女演員對自身困境表達焦慮了。確實,不少女演員在職業生涯前期做足積累,演技剛有提升的時候,卻往往因為結婚生子的原因而被迫息影一段時間。而受制於資本和投資方等原因,這些復出的女演員要麼不得不去「扮嫩」或「扮老」,要麼就是困在「絕望中年」的固定形象中,始終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狀態的角色。
但話說回來,這難道又只是中生代女演員獨有的困境嗎?從過去幾年市場上不斷出現被人重新發現的中年「老戲骨」可看出,在演員這個吃「青春飯」的行業,無論男女都會面對類似的「年齡詛咒」,隻是女演員的環境會因為結婚生子而更為殘酷一些。
換句話說,只要國人的主流審美還停留在單純的「美色當道」,當由此衍生出病態式的「鮮肉崇拜」、「小姐姐崇拜」還充斥市場,當市面上的主流作品仍是以膚淺的年輕人作為目標,那麼無論是男女,無論是中生代還是老戲骨,都會不可避免的在青春逝去之後面對事業下滑,被市場嫌棄,被觀眾遺忘的下場。
所以,與其說中國女演員「集體賣慘」是因為「女性困境」,倒不如說這是中國演藝圈集體面對的國人「審美困境」。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除了全社會對女性的關愛,更需要整個社會文化的整體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