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獨角獸是指成立10年之內、估值已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初創企業。一個城市擁有的獨角獸數目多寡,足以管窺這個城市對於創科的重視程度。對於銳意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香港而言,創科藍圖還在籌劃當中,值此時刻,本報特別策劃「獨角獸巡禮」系列報道,一連五集訪談本地獨角獸及準獨角獸企業,介紹他們篳路藍縷的歷程及給予港府的建言。
Welab在香港成立短短5年,業務已擴至到內地及東南亞。
【香港商报网讯】憑藉昔日在銀行界累積的人脈與經驗,龍沛智在2013年創立WeLab,次年成立香港網上金融借貸平台Welend。龍沛智憑藉創業的熱情,短短幾年就帶着WeLab衝出香港,在內地推出「我來貸」品牌。今天WeLab已晉身香港獨角獸 (Unicorn)行列,更躊躇滿志準備上市。龍沛智坦言,由創業直到今天,他都在尋找方式衝出舒適圈(Comfort Zone)。他勉勵創業者,既要打開心扉接受不同事物,更「要讓人感受你的熱情,告訴別人你會步向成功」。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在WeLab網站內投資者一欄,有多家重量級投資者,包括長和系的TOM集團(2383)旗下郵樂網、南豐集團、建銀國際、歐洲ING銀行、美國硅谷的紅杉資本、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 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等,投資者粒粒皆星。究竟WeLab有何吸引力,成立未夠10年,已經拿到獨角獸俱樂部的門票?
一切要從2013年說起。5年前的龍沛智,捨棄銀行家的高薪厚祿,建立自己事業。從創立WeLab的那一刻開始,龍沛智既要克服心態上的挑戰,也要從創業的歷程中學懂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團隊通力合作最重要
昔日在銀行的工作經驗,教懂他如何管理一支龐大團隊:「在銀行的管理架構下,我們須訂明如何分工合作,訂明不同職級、薪酬及花紅水平,從而讓整個部門以至銀行之間達至有效管理。」
相對於傳統銀行業經歷幾個世紀的發展,金融科技則仍只在萌芽初創階段,由於創業公司初期員工不多,員工之間如何分工合作就更考工夫。對此,龍沛智有如此體會:「正因如此,每逢新業務或新產品正式推出市場前半年,不同崗位的員工往往『嗌晒交』,但大家面對死線時,終歸仍要合作,因此在合作的問題上確實是『迫出來』的。」
龍沛智說,萬變不離其宗,初創企業與上軌道公司的管理之道相同。雖然,銀行界人士習性較保守,但銀行是一門財務槓桿生意,講求如何利用手上的資金,獲取更多盈利,故傳統銀行對風險的管理方式,仍值得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借鏡。
金融科技公司的掌舵人,除了在管理上力求完美,更要懂得學習互聯網世界衍生的全新營商模式。龍沛智說,「銀行講求『手上每一蚊(元)可以賺多少錢』,但一家IT企業則聚焦『如何使一萬(名)客戶變成一億(名)客戶』。」可見兩者在業務和盈利模式的問題上,的確出現很大差別。
成功的獨角獸既要懂得「立足本土」,更要適時「掘金海外」。WeLab先立足香港,再進軍內地,繼而劍指東南亞,當前WeLab的收入主要來自內地,近日WeLab與印尼綜合企業 Astra共組合資公司,將金融科技信貸引入當地市場。
為何選擇印尼為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切入點?龍沛智說:「印尼佔東南亞六成人口,當地人口的平均年齡28歲,雖然銀行覆蓋比率不高,但當地平均每名居民卻擁有1.4張電話卡;觀乎上述數據來看,在當地開設虛擬銀行確實大有可為。」
相對內地及東南亞市場,香港雖然市場小許多,但有一個獨特優勢,即人口較為集中,容易接觸客戶,加上稅務法制較為成熟,可作為產品的試驗場地。
顛覆傳統更快更好
龍沛智說:「在香港與內地做廣告宣傳,要以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做。在香港,我們的焦點是WeLab的服務正在顛覆傳統銀行業;相反在內地則要聚焦速度,要傳遞『更快更好』的信息。」
除了立足內地與香港、進軍東南亞,Welab在產品領域更「左右開弓」,除了聚焦網上借貸,近年更向香港金管局申請虛擬銀行牌照。究竟虛擬銀行對Welab發展有何好處?龍沛智認為,若在香港營運虛擬銀行,其營運成本比歐洲低30%,並可利用科技從事普惠金融;二是便利性,傳統銀行局限於周一至周五開業,虛擬銀行可於每周七天二十四小時開業,且可在短時間內開戶。
初創企業能晉身獨角獸的另一要素,就是要「技術為王、數據推動」,快人一步運用科技領導市場發展。人工智能(AI)的威力近年才被大多數人注意,但龍沛智兩三年前已運用AI來作風險管理。龍沛智說,透過AI及大數據的運用,除了用於欺詐識別(Fraud Detection),更可精準控制風險。
【寄語創業者】不要照搬香港一套進內地
對創業人而言,選對切入點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基本功。那麼龍沛智對有意投身創業圈的人有何寄語?他笑稱,其一是要講好普通話,其二是抱開放態度接受新事物,並且不要將香港的一套照搬內地。
「香港人若要到內地創業,起用內地團隊相當重要。我們進軍內地後,便重新招聘,不可將香港那套直接搬進內地。」龍沛智坦言。
Welab從事網上借貸,節省了地舖商店成本, 成本效益上更勝不少銀行。
他又以WeLab在內地的營運模式,說明內地與香港營商之道的差別:「內地每逢春節都放假休息,期間部分服務因而不能提供,但運用了聊天機械人(Chatbot)後,不僅內地可在假期提供服務,連同香港亦可在農曆新年期間不用上班。這降低了成本之餘,更可增加員工的滿意度。」
運用AI降低成本
龍沛智當年甫從澳洲悉尼大學畢業便加入銀行,由風險管理部分析員做起,直至做到私人貸款及信用卡東北亞地區主管。龍沛智一直留在「賓架」(Banker)的世界,直到他毅然辭職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後,終於萌生創業念頭。
龍沛智說:「2013年,剛好是我前往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那年。當時我在想,金融危機後,普羅大眾對金融機構的印象已起了變化,而當時傳統銀行仍未擁抱金融科技(FinTech),為何不從FinTech 入手,改變世界?」及後,龍沛智回港成立WeLab,強攻互聯網借貸領域。
今天WeLab晉身獨角獸,證明龍沛智走對了路。他說:「五年前仍未知FinTech能否改變金融世界,但五年後的今天,FinTech在內地已領先世界。」龍沛智續道:「以往大眾使用銀行服務需要付出大量時間,但今天不論內地、香港以至全球皆可以不經人手完成金融服務,且20歲至35歲的年輕一輩更大多使用手機和電腦;隨着監管機構及傳統銀行紛紛表態支持,金融科技在港實大有可為。」
Welab以「我來貸」品牌進軍內地,現時內地已成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拆局解碼】東南亞市場乃必爭之地
WeLab立足香港打響名堂後,先以「我來貸」的名義進軍內地,繼而走進印尼。對金融科技企業而言,東南亞市場究竟有何吸引力?香港雖然貴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來自香港的獨角獸進軍東南亞,又是否一帆風順?
東南亞龐大人口是IT企業進軍當地的誘因之一。根據谷歌(Google)最新數據,2017年,東南亞近6億人口當中,約有4.2億(即超過三分之二)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據統計,東南亞72%的電子貿易來自移動平台,其中印尼的移動平台流量更高達87%。面對如斯高的移動平台覆蓋率,難怪不論WeLab以至其他IT公司,紛紛走進印尼這個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尼人口多平均年齡年青,成為Welab進軍東南亞的重要戰場。
與「本地薑」正面交鋒
香港以至內地的獨角獸紛紛進軍東南亞之際,當地也不乏有競爭力的「本地薑」。其中2009年成立於新加坡的 Garena (後改稱 Sea),最近便透過最新一輪融資所得,開拓旗下拍賣電商平台蝦皮在印尼的市場,與早年進軍當地的阿里巴巴正面交鋒。至於成立於2012年、獲淡馬錫旗下祥峰資本投資的Grab(前稱:MyTeksi),不僅在東南亞有叫車服務,更在東南亞推出GrabPay,進軍行動支付市場。東南亞「本地薑」謀求瓜分當地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對WeLab這類外來者來說,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對手。
有沒有突圍的法寶?龍沛智的方法是「聚焦起用本地人,以求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