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商报时评】「明日大嶼」不是「大白象」 是投資未來

2018-10-15
来源:香港商报

     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填海引起社會熱議,支持者是主流,但不乏反對意見,有團體昨就發起遊行,攻擊計劃「耗盡儲備」,是「大白象」工程云云。這樣的指控目光短淺及毫無理據,無視香港需要填海造地、增加房屋供應的現實,更沒有考慮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和趨勢,只是憑想當然信口開河,「為反而反」。若仔細研究一下施政報告土地供應和填海的措施,不難發現「明日大嶼」除了能夠建立土地儲備,應付長遠房屋需求,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為下一代人謀福利,還可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提升本港的競爭力,是一個投資未來,有助解決香港許多長久問題的良策。大家對此應樂見其成,把精力放在論證計劃如何更好落實和發揮最大效益上,而不是動輒扣上帽子,繼而又陷入無休止的阻撓反對爭議之中。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是不是「大白象」?會不會「倒錢落海」?作出判斷的依據是發展需要和趨勢、科學理據,以及時間驗證。香港現實需要是解決嚴峻住屋難題,改善居住質素,因此必須致力增加土地供應,短中長期並重,多管齊下,標本兼治,長遠需大規模填海造地,是必由之路,政府早前多次表示本港長遠欠缺最少1200公頃土地,已是很保守的估計,要想滿足市民住得寬敞一點的合理願望,實際欠缺的土地只多不會少。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大規模填海造地1700公頃,新建一個以巨大人工島為核心,配以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可提供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創造34萬個就業職位的新商業核心區,顯示不單可解決未來20年至30年的土地需求問題,讓百萬人有了置業安居的希望,還是一項促進發展經濟,擴展都市空間,布局長遠,造福未來的重大長遠計劃。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政府作出有遠景、具承擔的規劃,既關注解決市民近期所需,亦未雨綢繆,為將來投入資源,以促進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經得起時間檢驗。事實上,當年的「玫瑰園計劃」同樣所費不菲,但現時大家都看到了效益。

  至於所謂掏空庫房的指責,更是貽笑大方。正如林鄭特首指出,無論是5000億、6000億,都是在一段很長時間攤分十幾年做。攤分十幾年,每年不就是400億、500億……所以不要將數目合併說成明日會用完儲備、用完公務員長俸金這樣來嚇市民。其實,從效益看,「明日大嶼」計劃不能只算投入,不算回報,例如填海能通過賣地或售樓賺取收入;交通基建上蓋亦可發展項目,補貼建築費和營運費;政府甚至表示若情況適合,亦可考慮透過發債集資等,相關投資的財務安排、成本效益,都需經過科學、精準的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結論。一些人沒有實質數據和證據支持,就信口雌黃將大型填海拓地形容為「大白象」工程,完全是不講科學、不顧事實,凸顯了反發展思維。反對發展,港人如何能改善生活,又憑什要求改善生活?土地短缺的教訓已經夠深刻痛苦了,市民切勿被其誤導,令全體港人的長遠利益受損。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