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昨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香港有金融、專業、貿易物流服務等優勢,這些特色與大灣區其他10個城市存在合作互補而非競爭關係。他又稱,香港青年要打破思想框框,別將自己框在香港舞台,應到大灣區「睇下」,且作為中國人民一分子,在把握內地機遇的同時,亦要抱投身國家發展大潮的心態。
嘆愛國教育做得不夠
「史檔」是一個分享不同地區歷史文化的專頁,今年書展推出新書《史檔--區區有故講2大灣區篇》。梁振英出席有關新書首發分享會,期間被問到是什麼原因令他年輕時回內地。梁振英說,當時有很多人都像現時部分人一樣,不明白什麼是愛國,並質疑專業人士是否有商業動機。他認為,香港經歷百多年殖民統治,愛國教育做得不夠,因此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愛國」兩字可以解釋很多。
梁振英續稱,當年在外國讀書時,曾向中國大使館表示希望可以回國分享及服務。在1970年代尾開始,便利用工餘時間到內地服務,他笑言,其時自己「無拖拍」,周末經常回內地義務講學。1978年改革開放時,他有份參與深圳城市規劃、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而深圳政府計劃讓30萬人生活的目標。
籲年輕人看得長遠點
梁指當時認為不可能,卻沒想到現在深圳卻擁有過千萬人口,人均GDP更是內地城市中最高。他形容「睇住深圳成長,回憶非常甜」。梁又說,30年來全國人民擁有住房的比率不斷提升。他認為只要方法是對的,中華民族可以跑得很快。
梁振英還提到,人是有靈性的群體動物,有集體意識,而大的集體便是國家,認為愛國是自然不過,並稱自己愛國是「面不紅,耳不熱」。他呼籲香港年輕人要看得長遠,又指大家擁有的是「青春」。他說,年輕人在內地開拓業務的心態應與外國人不同,除考慮自己發展,亦需要考慮國家的發展及地位。此外,大家在爭取國民待遇時,亦需要考慮國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