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發展科創要扭轉重商輕理

2017-08-30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新學年又快開始了。前香港大學校長、現任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日前在一電台節目上表示,香港選讀數學和工程系、科學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他為此感到憂慮,擔心會阻礙到本港科創發展。

  對於這位在香港成長的世界著名遺傳學專家的擔憂,筆者十分理解和認同。因為現今的競爭,再不能靠「人多好辦事」,以往過百人才能應付的生產量,而今可能只需要一、兩台配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便行。所以,科技的發展,主宰了今后經濟的強弱,已是無可置疑。香港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加上國家決定把河套地區交給香港全資興建及管理,結合深圳之力打造世界級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都為香港的科創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科研需要理科基礎

  可是,在培養人才方面,香港的確存在隱憂。未知有多少人留意到,早前香港大學理學院宣布,將於下一個學年(2018/19)起取消兩個本科生主修,分別為天文學(Major in Astronomy)、數學/物理學(Major in Maths/Physics),原因是太少人選讀。從善用資源的角度考慮,校方這決定無可厚非。

  但另邊廂,高中學生選科時,與商科有關科目每年修讀人數比率持續高企,報考經濟科比率更為眾科之冠,上屆便超過一萬五千人報考,占整體考生人數近三成。其中,企會財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特別受追捧,皆因課程涉及金融、市場營銷、管理等商業知識,猶如「迷你版」的BBA(工商管理),可作為入讀大學商科的踏腳石。

  上述現象,反映出什麼問題?大家都知道,天文學和數學/物理學,都是屬於理科,而所有的科學研究或發明,都需要不同範疇的理科知識作為基礎。但科研與發明,是要花時間鑽研和不斷實驗求證,很少可以一蹴即就,回報時間無法掌握。相反,由於香港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讀完商科畢業,出路多,回報快,較有「錢途」。兩者比較,年輕人選科時「重商輕理」,并非無因。

  筆者擔心的是,這種社會氣氛,會影響到年輕人的抉擇和價值觀,到底選科時是以自己的興趣、強項作為優先考慮,抑或只求面向現實,温銀為上?金融、貿易和工商管理一向是香港的優勢所在,的確需要大量人才,以維持及推動香港繼續前領。不過,如果年輕人都一窩蜂的涌到這些行業,以致其他行業乏人問津,社會的發展便會失衡,那便十分危險。尤其是世界未來的競爭重點在於科技,誰掌握最高科技,誰就搶得先機。

  香港的經濟要進一步發展,一樣有賴科技的創新和普及。就算是金融和貿易行業,也面臨科技革新,若仍只依靠傳統的模式運作,在面對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早晚會被淘汰。科技不同礦藏,沒有天賜的,是需要大量的理科人才,匯聚智慧,合力研發,才能創造成果。

  需要機會學以致用

  香港人素來以頭腦靈活見稱,亦出過「光纖之父」高錕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等對人類科學很有貢獻的杰出人物。香港學生近年參加國際科學和數學比賽,頻頻獲獎,足證香港的年輕人聰明和有「科學頭腦」,如有足夠的條件和空間讓他們發揮,相信大有作為。但這些年輕人若受到社會氣氛影響,為了容易「温食」,在選科或擇業時,放弃了自己興趣,埋沒了自己的天分,那實在可惜,同時也是社會的損失。

  正如徐立之所言,目前是香港經濟轉型時期,是一個重要的臨界點,如果做得不好,將來香港的競爭力便會退步,所以他很希望學生們勿「隨波逐流」,應堅持按本身的興趣來選科修讀,發揮自己所長。

  但從另一角度看,要鼓勵和吸引多些有數理天分的年輕人投身到科創行列,有關方面應多動腦筋,提供的課程須盡量切合市場需要,讓他們看到前景。例如開設與建設智慧城市相關的科目,相信不少年輕人都會有興趣報讀,因為香港未來必向智慧城市方面發展,不愁沒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