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昆
日前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研究是否啟動對中國不公平貿易政策的調查,為兩國關系發展平添變數,甚至有可能引發貿易戰,事件的意義及影響確不容忽視,如何應對更須予認真探討。
研究將決定是否調查及如何調查,然后作出結論向白宮及國務院提交建議,再由政府作出選擇:包括是否對中國入口作出限制及其方式。這過程一般估計可長達一年,且包含與中國協商環節,故短期間對中美間經貿活動暫無實質影響,最終結果為何變數仍多,暫難判定。另方面事件背后又含藏重大意義,且會影響中美合作氣氛和正在進行的各種協商,故必須及時制訂應變策略。
兩手策略應對反華鷹派
特朗普競選時及勝選后對中國經貿政策攻擊甚凶,揚言要對中國操縱匯率徵收高關稅(45%),但上任后卻未予實行。「習特會」后形勢逆轉,建立了兩國對話機制,通過協商解決紛爭,令雙邊關系有正軌可循。在經貿方面即時開展了「百日計劃」的協商并取得成果,美國又逆轉了奧巴馬政府的抵制「一帶一路」政策,改為參與。7月兩國進行了全面經濟對話,在「百日計劃」基礎上開展了「一年計劃」的協商,可更全面及深入地尋求雙邊經貿矛盾的緩解辦法。
這本是個得來不易的良好格局,有利於求取妥協和避免冲突。可惜好景不長,近日特朗普又橫生枝節,突然重提對華制裁,并啟動了對華貿易的調查程序,在「一年計劃」協商外另搞一套。這不合理的新發展反映了一個重大問題:美國的反華鷹派因不滿中美合作走上正軌要搞破壞,而特朗普因「通俄門」等國內政爭壓力已難於全面控制大局,故其施政(不止對華政策)日益搖擺不定。反華勢力上漲還反映在重啟美軍南海巡艦及對台海更多插手等遏華招式上,貿易調查乃經貿方面的環節。
在這新形勢下,中國必須以「兩手」策略應對,一方面在現有機制上繼續推動中美合作,盡量減低影響,包括維持「一年計劃」的協商,另方面對貿易調查務必重拳回擊并及早公布報復清單。回擊不單是為了保護中國的合法權益,還是為了阻止爆發貿易戰。這首先是對美國反華鷹派及保護主義者起震懾作用,讓他們明白中國報復可招致美國重大損失。此外,這又可間接地動員美國內部的反對鷹派及支持自由貿易力量,強化對遏華政策的牽制。中國若及早宣布強力反擊部署,可從調查開始便影響其進程,使能向較好方面發展,甚至迫使美國重回理性協商正軌。中國方面已明言不會對美貿易制裁坐視不理,而會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維權,但今后必須適時公布較具體的反擊方案。
反擊方案的制訂應注意幾項基本原則。
制訂反擊方案
首先是要批判不合理的美式調查。很可能被引用的是70年代制訂的301條款,但自克林頓時代起美國已開始轉向世貿仲裁機制,故10年來這鮮有實用事例。這次若重用將凸顯美國背離國際法規而強推本國法規的單邊主義行為。此外,美國最近以「國家安全」為由調查鋼、鋁材料入口更充滿主觀因素,將嚴重破壞全球貿易協定的作用。基於美國的背離國際法規傾向,中國在報復時應采雙管齊下策略,一面循世貿機制交涉,另方面在世貿外部署報復措施。
其次要翻舊帳。美國仍不願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雖然按世貿規定這應由今年起落實,故要就此判定制裁措施。與此同時,中方的承諾如「百日計劃」中允許美國牛肉入口等協議,若美方推出制裁時,可予暫時擱置,停止實行。
再次是要搞清一些基本理念,如「市場換技術」等做法是商業決策,并非美方所謂「強迫技術轉移」。由於中美發展階段不同,又不可能要求一下子把開放程度拉至相同。
最后,中國應建立國際反擊聯盟。一是與德日等同是對美貿易順差大國協商共同應對策略。二是與東盟及日韓等國協商,這些國家與中國共同形成東亞出口體系,中國產品受制必將波及他們。三是更積極推動全球化,由此聯繫更多國家以孤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