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 劉振業
近年人人都說要找尋新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4.0都是關鍵詞。對於筆者而言,這些通通都不是。
港人的理想與現實
講新經濟,筆者會想起喬布斯及蓋茨。
筆者認為,喬布斯及蓋茨代表了創業與創新。先不講創業,香港人真的知道何謂創新?成立一個創新及科技局,就是創新?創新恍似是近年新名詞。錯了,蘋果電腦與微軟視窗是什麼年代出現?日本何時成為電子科技大國?創新,從來都不是新事物。
香港人炒創「新」,或許是因為想去舊迎新。20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出現喬布斯及蓋茨,香港就有李嘉誠。前者是玩創新科技,后者就是起樓再起樓,造就了往后香港經濟以金融商業起家。
喬布斯、蓋茨跟李嘉誠一樣,給了大家一個夢。蘋果與微軟,給予大家在個人電腦到智能電話上的一個夢。李嘉誠有點不同,實際點,給予大家一個家。買不到樓?不要緊,可以炒。這個或許更實際,炒樓成就發達夢。不過,當近來樓價坐了火箭后,除了有實際需要外,隨時高追慘蝕。故大家都回歸平淡,都是只想:有層樓。
如沒有父蔭,儲5至10年買到第一塊磚頭算是叻仔。后生仔畢業出來,用10多年時間上車,圓了一個夢。上車其實是一個很奢侈的夢。很多人窮畢生精力,就是為一層樓。但奢侈的,絕不止於金錢,還有時間。
畢業出來找高人工的工作是夢想。以往感覺可能還不大,但現時樓價高企,這好像變成必須的。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找了如投資銀行般的工作,想學喬布斯放弃原本事業而發展個人生意的機會成本就大了。很簡單,要你脫離中產生活從頭開始,你還會有創業的念頭嗎?
所以,筆者認為香港是難以出產喬布斯與蓋茨這類天才的,因為機會成本太高了。而樓價高肯定是其中一個因素。
外國為什麼會出產較多天才作家或科學家?曾經有名人講過,外國失業救濟比香港好,在失業期間機會成本降低下,就會有較充裕的空間來天馬行空,這就造就了外國的創作靈感空間。但在香港,綜援夠養樓?說笑,還是快快找工作吧。
機會成本太高
由是觀之,多了一個創新及科技局又如何?香港缺的是一種文化,不一定是硬件。在機會成本考慮下,是難以培養喬布斯與蓋茨這類創新天才的。
在個多月前的長和系業績答問會中,李嘉誠哽咽道:香港無理想,只顧炒樓、賺多點、樓起高點。的確,超人道出了真理:炒樓。一直以來,香港人好炒因為貪其短線回報高。炒樓、炒股、炒iPhone都如是,而這就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講理想?炒完再講。
所以,現時香港問題就是缺乏創新土壤。香港人所謂創新,到最后,可能都只是看看有沒有可炒概念。慶幸地,近年來,筆者見到不少年輕人因為厭倦這種追逐天價樓房的夢想,出產了不少startup的年輕企業家,較大規模的如網上雜貨店或旅游網,較小則有手作之類的特色商店,坊間亦舉辦不少市集讓年輕人一嘗賺錢做生意的味道。之所以,當每件事走到一個極端時,便可能會返璞歸真。要做樓市奴隸?原來都有很多人say no的,他們或許就是香港的未來。
上周筆者看了一篇報道,一名中學尖子正面臨要成為一個發明家與進大學醫學院的抉擇。父母當然想他進醫學院,他們考慮的正是機會成本,做發明家要放弃一份人工高又十分穩定的收入,成本太高了。
歸根究柢還是經濟學ABC的機會成本,可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解釋了何解香港愈來愈缺乏孕育創新人才的土壤,當中樓價高企就是一個關鍵。東京也高樓價,但東京住不了可住鄰近城市。不用扯太遠,北京住不了,試試雄安新區;深圳住不了,東莞如何?至於香港,連元朗也是豪宅價,難道你會搬上深圳?天才也要生活,這就是香港人的寫照。
理想與現實,確實難以取舍。在理想漸行漸遠下,炒炒賣賣才是王道,這就是香港人的現實。李嘉誠的哽咽,就是香港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