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重读被遗忘的旧课本 刘智聪:课本中的香港记忆

2016-12-05
来源:香港商报

   当年身为学生的我们努力记下课本内容,考试过后,一切都抛诸脑后;长大后,再次细读和欣赏每一页似曾相识的插图和文字,发现课本里包含着很多意想不到的香港记忆。香港摄影师兼收藏家刘智聪在众多的旧课本里,发现很多昔日的香港事物,也读到很多教育者的心血在其中。刘智聪近日做客中华书局,将他的收藏故事与读者分享,并通过一本本不同年代的旧课本,带领大家重温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从头认识这个你我成长的地方,并通过旧课本中朴实的图画与文字,发掘更深的意义。香港商报记者黄莺

 
  再次走近已经消失的香港
 
  刘智聪在其新书《我们的旧课本》中精选近100本由民国初年起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各式各样的幼儿园及小学旧课本,以图片方式再现这些珍藏。每篇配上适量文字说明,包括对该课本的描绘、收藏背后的故事,以至身为当代人对该书的回忆与情怀,本书也侧面刻划了香港的变迁。
 
  谈及收藏香港旧课本的缘起,刘智聪表示,早年自己常利用业余时间在民间寻宝,在最初的收集旧物过程中,总是被无数的旧东西吸引,结果弄来一屋杂乱无章的旧东西。2005年,适逢刘智聪第一次参加展览,他发现以校园为主题作为自己首次摄影展览也不错。
 
  于是刘智聪把数年来到访香港不同角落拍下的荒废学校照片,都放进那次展览。刘智聪称,「从那时起,就想到学校是每个人人生第一次遇上各式各样的喜悦、教训和知识等的地方,我们没有人能够避开这个既重要又有意义的场所。我收藏旧物的念头,也慢慢转向旧课本。每次细读这些旧课本,常有不同的新发现和新亮点,让我感到能够再次和已经消失了的香港走近多一步,寻找旧物的过程也越发乐趣无穷。我常常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利用油墨印刷在纸上,作为启蒙和传播知识的载体,塑造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
 
  香港是个挑战回忆的城市
 
  刘智聪透露,收集旧东西的过程,往往要讲缘分,也得靠一点运气,自己收集旧物的途径很多,在深水桋地摊、天光墟、二手店、垃圾站,甚至正在拆迁的屋恏,都有很多的寻宝的机会。又可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或者工作途中,或只是路过就遇上了「它」。这种随时在生活中以不同方式遇上并有机会将心头好收集回家的方式,与专程上街走进百货商场购物的体验很不一样。「有时我会看到有一些两叁岁的小朋友,在阴暗的环境下做作业,或者是他们的妈妈在卖一些两叁块钱的玩具。通过寻找旧物的过程,你会看到城市的另外一面。」刘智聪说。
 
  近几十年香港社会高速发展,眼见城市中不少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古迹以及生活痕迹等,无声无息地不断消失。刘智聪称,香港是一个一直在挑战我们回忆的城市。
 
  「很多事物一回头就已是面目全非,有一些东西就不断的静悄悄的消失了,譬如街口转角的一档小吃。香港总是挑战我们是否记得这样东西,有时甚至回过头来连自己都忘记了,这很可惜。」刘智聪感慨道。
 
  开展示馆分享集体儿时回忆
 
  在刘智聪众多旧课本的收藏中,最有历史价值的相信是一本百多年前的教科书--《订正女子修身教科书》,顾名思义是编写给女子使用。1913年,正是辛亥革命以后不久的日子,尽管已经推翻了满清,时局仍然非常混乱。这本女性专属的课本,难得地看到当时的教育也照顾到女性,让她们读书写字、提升社会地位。
 
  此外,刘智聪收藏的《英语指南》,以广东话文字教授发音,读出来的感觉其实有点怪,相信此书主要是方便当时的自学人士使用。本书为增订版,附有最新香港九龙街道名称的中英文对照。今天我们再读本书,可发现当时还会称唿AT COURT(法庭)为「衙门」,另外THE WEATHER(天气)称为「天时」。
 
  2015年,刘智聪在湾仔富德楼10楼开设旧课本展示馆,逢周末免费开放公众参观。刘智聪开设展示馆纯粹为了将这些集体儿时回忆,与大众分享。旧课本展示馆的数百尺(平方英尺)空间中,摆满了与香港有关的物件,从民国年间的海报,到数十年前香港政府部门专用的木质桌椅,再到玩具、地图和旧式医药箱等,既有清代光绪年间的教科书,也有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中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有声课本,年代跨度近百年。
 
  刘智聪,先后任职电视广告美术指导及多媒体制作总监,曾自资出版个人摄影集,现为本地视觉艺术家。近年将其搜集多年旧课本,旧校园物品等珍藏在facebook设定专页(旧课本),公诸同好,获广大网民支持。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