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全球經濟重心東移 國策帶給港航運機遇

2016-11-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鍾穎琳報道:灼見名家昨日舉辦「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多位航運業界專家及學者出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健儀指出,「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及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中心的地位,又指全球經濟中心東移、中國的經濟發展強勁,配合「一帶一路」經濟策略,認為都是本港航運業的機遇。

  港航運業輻射面廣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藉着中央政府的支持及國家「一帶一路」策略帶來的機遇,加上特區政府、航運業界和學界的緊密合作,有信心香港可進一步發揮其獨特優勢,促進國際商貿、物流和民間交往,為本地創造稅收、促進就業、提升高端服務,為香港繁榮再添動力。

  張炳良又指出,香港現時擁有和管理的船舶占全球商船載重噸位9%,具有成熟的航運業界以及相關配套,包括船舶租賃及買賣、融資、保險及海事仲裁等服務,輻射面廣。

  香港難獨力應對挑戰

  事實上,自開埠以來,航運業(包括航空業和海運業)一直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作為自由港,香港善用了自身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航運中心及區域物流樞紐,坐擁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然而,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鍾惠賢在同一論壇上表示,香港全球貨櫃吞吐量「一哥」地位已被新加坡以及上海和深圳等內地城市超越。她表示,過去10年,香港的貨櫃吞吐量依賴轉口貨帶動,內地一旦全面放寬沿海運輸權限制,將嚴重打擊業界發展。與會的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副主任鄭天祥更預期,開放沿海運輸權后,香港將不敵其他內地城市,連十大港口的地位也會不保。

  劉健儀坦言,香港航運周邊的競爭不小,從1987至2004年間,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超過九成南中國的貨物經香港進出;不過2005年至2015年期間,本港占華南貨物進出口的份額逐年減少,以去年為例,貨櫃運輸量為2010萬個標準櫃,排名全球第五,估計今年會被韓國釜山港爬頭。

  曾俊華:環球經濟不明朗料持續

  英國6月公投決定脫歐、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以及市場就聯儲局12月加息的各種言論,都為金融市場帶來不少波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2016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時表示,可見的未來環球經濟仍然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這個情况可以說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常態」。

  曾俊華重申,香港是外向小型經濟體,無可避免受到外圍市場波動冲擊,但過去數十年經多次大小風浪都能克服,有賴成熟金融體系及完善監管制度。他又指出,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方針仍未明朗、聯儲局即使12月決定加息,以后步伐和幅度仍有變數,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背道而馳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加劇資金流向及匯率波動。英國脫歐談判過程漫長,下月初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明年法德大選等,加上歐洲的難民問題和世界多處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也會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波動。

  港有完善機制應付冲擊

  另外,曾俊華提到,香港的自由市場和成熟的監管制度,提供「試驗田」和「防火牆」兩項重要的功能,為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控制風險的測試平台,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透過「滬港通」、「基金互認」,以及即將推出的「深港通」等互聯互通措施,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獨有的雙向投資平台,協助國家推動資本市場的開放,跟國際接軌。

  雖然近期因為不同理由令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下跌,惟曾俊華強調,長遠香港在這方面機遇仍然巨大。在未來,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儲備和定價方面將被更廣泛應用,人民幣的跨境流通將會增加,而資本帳開放亦會促進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的資金融通。香港具備充分的條件,為各地的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人民幣服務。香港商報記者 莊海源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