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煤价连涨14周 供大于求趋势未变

2016-09-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去產能取得積極進展使煤炭價格一路猛漲,入夏后更是出現了高歌猛進的局面,愣是漲出了“蒜你狠”的味道。

 
  9月28日最新公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英文縮寫:BSPI)報收于每噸561元,比前一報告期(9月14~20日)每噸上漲了7元,較年初的每噸371元上漲了190元,漲幅高達51.2%。截至28日,動力煤價格已連續14周上漲。
 
  進入10月,全國多地迎來備冬儲煤時期,煤炭價格持續上行壓力較大。《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已制定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的預案。市場供應緊張時,符合先進產能的煤炭企業、煤礦將承擔增量任務。
 
  “政府層面有充分的調控手段和調控空間。”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有關負責人日前在回應煤炭去產能等熱點問題時表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本報記者表示,煤炭價格增長過快對煤炭下游企業,尤其是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影響巨大。如果煤炭產量松動,供應量大幅增加后,煤炭價格趨于平穩的可能性較大。
 
  三級響應抑制煤價飆漲
 
  有媒體28日報道稱,國家發改委正考慮允許優秀產能日均增加100萬噸煤炭產量,用于補充煤炭需求缺口及部分社會庫存。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9月8日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的預案。煤炭行業內流傳的預案版本是,符合先進產能的十幾家煤炭企業、七十余個煤礦與煤炭行業協會簽訂協議,當市場供應緊張時,企業將承擔增量任務;市場供應寬松時,企業則承擔減量任務。
 
  業內流傳的預案還披露了三級響應機制的具體措施:環渤海動力煤價格上漲到460元以上,連續兩周上漲,則啟動三級響應,日均增產20萬噸,響應范圍包括晉、陜、內蒙古,53座煤礦;動力煤價格上漲到每噸480元,則啟動二級響應,日均增產30萬噸,響應范圍包括晉、陜、內蒙古、魯、豫、皖、蘇,66個煤礦;價格上漲到每噸500元,則啟動一級響應,日均增產50萬噸,范圍是全國74個礦井。
 
  響應的停止條件為價格下跌至每噸490元,連續兩周下跌,一級響應停止;價格下跌至每噸470元,二級響應停止;價格下跌至每噸460元,三級響應停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某煤炭央企內部人士核實上述消息時,他表示,網上流傳的版本較統一,基本準確。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在23日的發文中表示,此前已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有關部門已經研究了后續政策措施,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業內流傳的預案并未放開“276天”的要求。這與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9月23日發文稱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工作日之間釋放,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相吻合。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9月23日發文《理性看待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堅定不移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文章指出,對符合條件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只要是先進產能提出申請,就抓緊進行驗收。屬于季節性供給變化還可以階段性地彈性生產,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如果全年生產超過276個工作日的部分,可以通過資源產能指標出讓解決。堅持企業自愿,既能夠實現量上的調控滿足供應,又保證減量化生產制度不動搖。
 
  “276個工作日”的正式提出源于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人社部、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煤炭安監局等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改善煤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要求全國煤礦自2016年起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如果各地嚴格執行這一政策,全國煤炭減產今年一年就能夠完成超5億噸。
 
  煤價仍將上揚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原煤產量環比7月增加800萬噸。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示,國家發改委的調節政策是一方面,但應急響應機制剛剛開始執行,市場反應還需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煤炭價格回升之后,煤炭企業利潤有所增加,煤炭企業已經從年初時的虧損到扭虧為盈,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部分煤炭企業恢復投產或增產。
 
  鄧舜同時表示,從當前的政策來看,監管層的目的是抑制煤價過快上漲,保障煤炭市場供應,而非促進煤價下跌,“冬儲煤炭供應缺口還較大,機制啟動后可以有效填補一部分缺口。我們判斷第四季度煤炭價格還是會上揚,漲幅會比三季度稍微平穩。”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對本報記者表示,煤炭市場并沒有真正擴張,此前煤價過低使得三分之二煤炭企業虧損,煤炭行業整體上財務負擔重。最近的煤價屬于“懲罰性上漲”,不需過度恐慌。
 
  不過,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姜克雋此前向本報記者表示,只有價格穩定才有利于經濟發展,“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目前煤炭企業也在為冬季供暖做準備。”
 
  堅定不移去產能
 
  “煤炭去產能、控產量不僅信心不容動搖,力度也不能減弱,否則煤炭價格有可能再度下滑,煤炭行業脫困發展將難以實現。”上述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有關負責人23日表示。
 
  從大的供需關系看,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于求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該人士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強度將有所回落,特別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煤炭的市場需求很難有絕對增長的空間。
 
  目前全國各類煤礦產能總規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億噸,扣除凈進口2億噸,國內煤炭的市場空間僅在34億~36億噸,“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去產能,不能因為價格波動就動搖去產能的決心。”上述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煤炭行業去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和主戰場,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8月份以來進度明顯加快。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魯俊嶺9月8日介紹,截至8月底,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完成了60%,行業累計去產能1.5億噸。前8個月煤炭產量同比下降將近10%。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7月底時煤炭去產能僅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8%,而8月退出的產能高達5500萬噸,接近前7個月的60%,任務完成率也飆升至了60%。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