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道美媒稱,當中國許多臃腫行業內的國有巨頭正在尋求整合的時候,中國石油行業的國有公司卻在推進規模高達數百億美元的資產剝離和重組。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1日報道,為了提高具有戰略意義的石油行業的效率,中國決策層依靠大量流入的民間資本來幫助石油企業渡過經濟增長放緩和價格持續低迷的難關。
報道稱,根據石油公司和分析師的估計,中國大型油氣生產商過去兩年宣布的國有資產剝離和其他重組計劃的總規模已超過300億美元(約合2000億人民幣)。
其中,許多交易涉及國有石油巨頭將更多非核心業務注入上市子公司,這種做法代表了中國決策層對國有企業未來的基本理念:引入更多民間資本,改善企業管理,但一如既往地保持國有控股地位。
例如,中國第一大油氣生產商中國石油的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本月表示,將把價值約110億美元(約合755億人民幣)的金融資產注入一家上市子公司,相應的,在這家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將從60%左右提高至77%以上。
報道稱,這些金融資產包括一家小型銀行的多數股權,中國石油集團長期以來一直利用這家小型銀行在伊朗和其他交易上從事交易。作為這宗複雜交易的一部分,在深圳上市的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石油濟柴)還計劃募集至多28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新資本,為其業務擴張提供資金。
中國石油集團的另一家上市子公司也已經宣布了收購母公司石油工程業務的計劃,不過財務細節尚未公布。
報道稱,向上市子公司注入更多資產拓寬了國有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也減輕了國家支持這些企業的負擔。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高級副總裁胡凱稱,這么做還有望改善公司治理。中國石油集團長期以來一直被指不透明,將更多資產注入上市子公司可以強化這些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要求。
到目前為止,石油行業的資產重組仍主要發生在采油煉油等傳統核心業務以外。
報道稱,國有煉油巨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宣布,計劃出售一條重要天然氣管道50%的權益,分析師認為最少可獲得人民幣200億元(合30億美元)。該公司此前還出售了零售部門近30%的權益,該部門在全國的加油站數量不斷上升。
報道稱,這些改變總的來說是受歡迎的。但對很多行業觀察人士而言,這種做法意味著政府更傾向於漸進式改革而不是全面放開。
伯恩斯坦研究機構分析師貝弗裏奇在致客戶的報告中稱,2016年本該是改革之年。不過他寫道,中國政府采取的是零打碎敲的辦法,而不是很多人認為必須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
就業仍是一個大問題。舉例說,中國石油有超過50萬名員工,埃克森美孚只有7.5萬名雇員。即使在低油價拖累利潤的情況下,中國石油仍被命令不得裁員。
這種保守做法意味著中國不太可能向更多私營企業開放國內石油生產行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近年來在國內項目上的投資不足已導致中國的石油產量下降,這意味著中國對沙特等距離遙遠的產油國的依賴度將日益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