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莫言:文化交流根本的目的是“創新”

2016-09-21
来源:中新社
資料圖:莫言。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資料圖:莫言。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新社甘肅敦煌9月21日電(記者 南如卓瑪) “28年彈指一揮間,變化確實非常大,敦煌這個城市變了,周圍的環境也有所變化,但敦煌的藝術品沒有變化。”近日,莫言第二次到訪敦煌,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博會分論壇上作主旨演講時談起對敦煌的“觀感”。

  他說,抬頭看到文博會的logo(標識)——兩條交叉的彩綢、一個大步奔跑的人,看起來輕松愉快。“這個人應該是向西方跑,符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前進的方向,向西方學習科技、管理等。換一個方向看,這個人又是向著東方奔跑,所以說一切的交融都是雙向的。”莫言說,貫穿東西的絲綢之路是文明交彙之路、互相借鑒之路。

  “絲綢之路最初無非是把我們最好的東西互相運輸,隨著經濟上的交往慢慢地有了文化交融。”莫言強調,文化交流根本的目的是“創新”,雖然當今科學進步了,但有些地方卻超不過我們的祖先,就如我們無法還原當年在莫高窟上開鑿的藝人腦海中怎么產生了這樣美妙的文化組合。

  莫言說,莫高窟的文化元素中,有伊斯蘭教、佛教文化等。他認為,開窟鑿洞的創作者將多種文化作為“想象的基礎”,最終融合起來培育出了敦煌文化,“這種交流才會產生進步和創新”。

  “我們感歎祖先給我們留下如此璀璨的文化寶庫,一千年以後,後代問我們給他們留下了什么?我們應當怎么回答?我們很好地保存了敦煌文化。但是我們創造了什么?”“創新是取別人的長,補自己的短,敦煌文化正是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對抗和融合。”莫言說,絲綢之路最後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在“交流和碰撞”的基礎上,創新出新的文化形態、新的藝術作品,使我們在百年、千年之後無愧於子孫後代。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