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隔壁老郭
北大虎媽為9歲兒子制定18小時作息表引起熱議。
前段時間,一張9歲男孩的作息表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在不少網友驚呼“太殘忍”的時候,關于父母對子女沉重期望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越來越多的真實案例也讓我們憂心,素質教育改革未必真正減輕了孩子的負擔,因為現在的小孩們剛出課堂,只怕又要轉身再入琴房了。
同樣是在幾年前,“虎媽式教育”的出現,讓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找到了施行高壓管理的依據。“我這都是為你好”也是很多父母在向兒女訴說自己期望時必備的口頭禪。然而這樣的高壓,不僅伴隨著更多對兒童自由時間、身心健康的剝奪,也不斷離間著父母與子女間本應親密的情感。更為尷尬的是,哪怕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以指出別人在這件事上的不妥,但當轉頭看到在一旁打游戲的兒子,還是會忍不住一聲暴喝:
“今天給你買的十本參考書做完了沒!英語練了嗎!”
這種對子女的殷切期待,或者說給下一代的沉重壓力,盡管在中國傳統悠久,但在今天的社會尤其普遍。它的魔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很多父母即便明知自己的做法欠妥當,也很難讓自己心甘情愿就此罷手。在這種行為模式的背后,既有社會大環境的推手,也有父母潛在的心理驅力。
激烈競爭的社會帶來對子女前途的焦慮感
“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幾乎是很多家長心照不宣的一條“軍規”。盡管托孩子之名,然而這種心態更多卻折射出父母在當今社會中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向上層社會流動的可能性本已開始降低,而作為中產階級更時常感覺朝不保夕。作為孩子可能并未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殘酷,但是作為家長卻不得不早為孩子作打算。畢竟,沒有誰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越過越差。
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他們及早接觸到各種資源(奧數、琴棋書畫、英語),至少可以讓孩子不至于被拉開差距。而如果能夠領先同齡人,那就實在更好不過。可是,當每一個家長都抱著這樣的念頭,一場轟轟烈烈的“軍備競賽”也就在所難免。于是,你要學奧數,我就學奧數+英語;如果我孩子不是學奧數和英語的料,那至少鋼琴+舞蹈吧。在這種瘋狂的博弈中,孩子們無疑成了“蝜蝂”,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父母無疑是“好心”,可是這種好心,卻也可能辦了“壞事”。
一方面,這場全民大比拼使得現在的孩子綜合素質與能力越來越強,呈現出不符合年齡的老練,但另一方面,過早接觸激烈殘酷的競爭剝奪了孩童時期的快樂,揠苗助長也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極的影響。如果說近視眼比率的上升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更大的隱患是孩子們心智發展的缺失。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在每一個階段,個體都應該完成該階段特有心智的培養。然而越來越大的壓力,越來越繁重的功課,越來越少的親子交流,越來越被壓榨的與同齡人健康社交的機會,都直接或者間接地背離了教育的本質: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
而一旦孩子進入成年期,童年期缺失的心智板塊往往會對他們的決策、生活幸福感,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遺憾的是,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這種現象多少有些無可奈何。正如一位教師朋友對筆者感嘆:在當今這種激烈競爭的氛圍下,我們的教育與其說是素質教育,毋寧說是生存教育,孩子們拼盡全力,最后也不過是為了過上平凡的生活,但是為了這平凡的生活,孩子們卻已經被剝奪了太多。父母要做的,不僅僅是培養自己的孩子“成才”,更應該培養自己的孩子“成人”。而如何平衡好父母期望與子女發展的關系,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是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員,以及每一個父母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因為一個國家的未來,需要更多心智健全,幸福感強的公民,而不僅僅是訓練有素但是并不快樂的工匠。
父母未完成夢想在孩子身上的延續
拋開社會層面的因素,另一個更隱蔽的推手來自父母的內心世界。在不少父母心中,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孩子不但從父母那里得到愛與關懷,也從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父母內心的潛在壓力。而這種壓力的始作俑者,是父母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被剝奪感。
被剝奪感,顧名思義,就是你在本應得到的東西(或者你認為你本應得到的東西)被剝奪后產生的強烈情緒體驗。體會到被剝奪感的個體,往往會不惜代價渴望重新尋回這種東西。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研究者Ab Litt,Uzma Khan,和Baba Shiv在他們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一旦實驗參與者被告知自己功虧一簣沒有得到心儀的獎品,那么相對于那些成功贏得獎品的個體,這些所謂的“失敗者”往往不惜支付更高的價錢來贖回這件獎品(這也是蘋果公司“饑餓營銷”背后的伎倆)。
而更可怕的是,這種未完成的目標,不僅強效,而且持久。心理學家Masicampo和Baumeister發現,那些被人為干預導致未完成的目標依然還會一直縈繞在實驗參與者的腦海中,占據大量的認知資源,從而導致實驗參與者在接下來的其他需要認知資源的任務中表現不佳。通俗地講,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說的“心結”,也就是陳奕迅所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當父母一輩遭遇這種被剝奪感的時候,這樣的心結會一直存留,并且隨著時間不斷發酵。如果他們訴諸自己來尋求解決方案,就會產生于類似中年危機的現象,一如去年熱映電影《港囧》和《夏洛特煩惱》中男主人公渴望“舊夢重溫”的心態。但是,一旦他們不是訴諸自己,而是把這一心結投射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那么這種經由被剝奪感產生的渴望就會變成孩子們不可承受的負擔。父母的殷切渴望會演化成對孩子未來發展的強烈控制欲,使得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他們設計路線,規劃他們的未來,哪怕這并不是孩子們想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父親懷著“年輕時候不能成為一個棒球手”的遺憾,那么他就更傾向于把年幼的孩子送去棒球興趣班;如果一個母親年輕時候因為沒有進入研究生院深造而遺憾,那么她一定會勸說自己的孩子去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當我們自己無法實現這些目標時,就讓我們把不甘心扔給孩子們,讓他們去代替我們實現吧!這就是被剝奪感的隔代傳遞效應。
而戲劇性的是,在虛榮心的浸潤下,這種隔代傳遞會變本加利。在人前過得不如意的家長,往往會有更強烈的讓孩子出人頭地的渴望。為了捍衛自己受損的自尊心,家長們往往會鞭策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展開競賽。在這場莫名其妙的“代理人戰爭”中,兩家的小孩雞犬不寧:莫名其妙多了個假想敵不說,只怕以逢年過節也不舒坦。而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在這樣的被剝奪感中長大的孩子,一旦成為父母之后,又會將年輕時體會到的被剝奪感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變成惡性循環。
認識到自己的不圓滿并去面對,是家長們需要做的第一步。一個勇于面對自己生活而不把缺失感推卸給他人的家長,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擔當與平和。而意識到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工具或者代理人,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是家長們需要做到的第二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擁有更加平等與民主的家庭關系,也更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人生最大的修行不是度人,而是度自己。對于作為孩子第一位老師的父母更是如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相較于《夏洛特煩惱》和《港囧》中男主人公們的糟糕表現,我更希望每一位父母可以像《大圣歸來》里的孫悟空那樣,不抱怨,不推卸,坦然面對自己,重新做回孩子心目中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