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光璃彩猁猁歐洲玻璃藝術史珍品展》3月1日在深圳博物館開幕,這是國內首個較為完整地展示歐洲玻璃制造工藝發展歷程的展覽,共展出200多組精品玻璃器,囊括了從古代、中世紀直到近代各個重要時期的主要代表性藝術流派的杰作。展品中,中世紀時期曾盛行一時的彩色拼花窗玻璃,文藝復興時期色彩豔麗、繪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形象的啤酒杯,巴洛克時期象徵著「愛和純真」的無色玻璃奶瓶,現代主義時期集實用和時尚為一體的各類花瓶等,都反映著當時歐洲人民的審美情趣和時尚潮流。羅馬帝國時期,玻璃制作廣泛傳播,腓尼基人發明的玻璃吹制法在玻璃制造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威尼斯玻璃器見證了玻璃業在16、17世紀空前的繁榮狀況,熱成形玻璃和冰裂紋玻璃都是當時最流行的玻璃精加工技術成果;17、18世紀,高品質無色玻璃在中歐出現,刻磨雕花技術成為主導裝飾工藝;18 世紀,波西米亞是制作彩色玻璃的領軍者;19世紀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第一件英國制虹彩玻璃;20世紀初,維也納幾何風格風靡一時。
「中國風」影響深遠
歐洲玻璃藝術發展也受到了中國的深遠影響,中西方的文化在不斷交融中孕育出許多新的瑰寶。此次展覽中,具備「中國風」的展品,如花瓶、酒具以及類似陶瓷的版畫格外引人注目。一件長方形的玻璃版畫上畫著中式房屋、飛翔的仙鶴、低矮的假山石和中國人;一件制作於19世紀20年代末的甜點盤,盤中的杯子上有中國特色的樓閣式建築;還有兩件小瓶子的造型仿造了中國傳統文房物品鎮紙,上面還帶有瓶塞。歐洲人對玻璃器的喜愛,不亞於中國人對瓷器的珍視。歷史上,中國的瓷器也對西方的玻璃制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1295年從中國返回,激起威尼斯人對中國瓷器的興趣。他們將氧化錫添加到玻璃原料里,制成了一種類似中國瓷器的高品質、實用的不透明白色玻璃,意大利語叫做「lattimo」。這批玻璃精品自2015年開始在國內多地巡展,展覽在深圳博物館將一直展出到6月12日。香港商報記者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