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大师”展为何青睐商场?

2015-11-18
来源:文汇报

 在公立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系统之外,再打造一两个具备专业性条件,地理位置合适,交通便利的展览场馆,越来越成为让高端艺术特展行业获得健康良性发展的迫切需求。

  今年以来,在上海各种名目的“大师”展不绝于耳。诸如“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作品展”、“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主义大展等等,不一而述。

  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大师”展绝大部分都选择落户于闹市区的商场,这与我们之前的观展体验截然不同。以往我们都要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进入博物馆或美术馆这种高雅的艺术殿堂,才能亲眼目睹古今中外历代大师的真迹。现如今,普通的上海市民,在商场里,在日常的购物娱乐休闲之余,就顺便可以近距离一睹大师原作。

  针对这一现象,将“大师”展首度引入商场的谢定伟先生的解释是:“不是我们有意为之,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他的这个解释也得到了业内很多同行的普遍认可。

  去年,由于“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的成功,不仅开启了高端艺术特展进商场举办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今年更多的民营机构积极投身高端艺术特展的热情。但是,这些民营机构无一例外都有一个显著的软肋,就是他们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展览场馆。

  由于“大师”展的展品大多来自海外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藏家,为其服务的保险公司都要求在规格较高、设施齐全的专业场地办展。就国内目前情况来说,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外方要求的专业场馆几乎都为国家所拥有的公立博物馆或美术馆。而根据相关政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从此之后,即使是高成本的“大师”特展,一般也只能收取20元人民币左右的票价。比如2013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展览和2014年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奥赛博物馆珍藏展”,都是如此。这种公益性的文化惠民政策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也使得公立博物馆或美术馆举办高成本高端艺术特展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但是普通老百姓渴望不出国门就能见到西方艺术大师真迹的这种需求,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需求就表明有市场,因此可以说,依靠民营资本引进国外各种形式的优秀展览是有其必要性和价值的。事实上,在国外,高端艺术特展是艺术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盈利模式,借助展品的高档定位,能吸引到大量资金关注。

  眼下,场地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困惑这些民营机构举办“大师”展的一个重要障碍。通常正规的国外借展方对于场地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专业、安全,还要求有影响力。借展方在作品出借前,都会事先对展览场地作一个非常详细具体的评估报告。据谢定伟透露,“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最早定下的场地是原上海美术馆,正准备签合约的时候,新的政策下达,所有的美术馆、博物馆必须免费开放,于是这件事只能作罢。据承办此次“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的源谷传媒介绍,他们也找过民营的美术馆,有的场租太高,有的地段太偏,交通不便。综合考量种种因素,他们最终才将这个展览落户于月星环球港。

  但落户商场经常得不到出借方的认可,尤其如果出借方是规范的博物馆或美术馆,或者是大的收藏家。据谢定伟介绍,当他想将“莫奈特展”放到K11时,外方当时很难接受,他们觉得在一个商场里举办展览,简直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为了获得外方认可,谢定伟先与法国领事馆联系,因为法国的博物馆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依赖于法国驻华外交机构传达的信息,谢定伟几经周折,动足脑筋,最终才得到法国出借方的认可。

  落户商场除了难以获得出借方的认可,更难的是获得保险公司的信任。因为目前国内的商场尚不具有艺术品展览的专业性条件,比如说恒温恒湿。商场的空调一般每天只开8个小时,但是国外艺术品对展厅的要求是必须24小时恒温恒湿,为了确保做到这一点,有些保险公司就要求商场改造空调系统,或者额外加收空调费。为了承接“莫奈特展”,K11甚至改造了整个艺术购物中心的排水和疏散系统,因为当时保险公司提出展览期间可能出现雨季渗水情况,为了万无一失,就得改造整个排水和疏散系统。所有这些,都是展览承办方所事先没有料到的,无疑等于增加了一批预算之外的展览成本。

  除此之外,商场一般也不配备有博物馆级别的监控防盗报警系统,那么承租的展览方只得临时增设很多的监控设施和报警系统,同时增加场馆内巡视的安保人员。其实这些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增加了展览成本,使得在商场中举办的这些“大师”展,常常会远超一个正常的艺术展览所能承受的预算,也大大超过了这些民营机构原本的展览预算。因此,业内人士称,高端艺术特展目前处于一个草莽时代,鱼龙混杂,真正能够获得盈利还是少数。

 商场作为展览场所的先天不足还有诸如展厅的布展设计、内部搭建,展览的视觉设计,广告设计,媒体宣传和公关等等专业性服务的缺失。所有上述这些不足,可以说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更多高质量“大师”作品进入中国。纵观眼下正在举行的各种“大师”展,真正的精品和代表性力作非常少,真正从国外著名博物馆和美术馆出借的展品更是少之又少。展览方有时只能摆大师的噱头,做各种华而不实的文章,难免让很多观众感到失望。

  没有相对固定的场馆举办这些“大师”展,让这些致力于高端艺术特展的民营机构一直忧心忡忡,并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据谢定伟先生介绍,很多时候他们是与外方先谈定了展览意向,再寻找展览场地。这里就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与被动性。因为合理和专业的展览项目,是要根据展览场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展览面积,展线长短,层高,载重等一系列具体数据,做出合理可行的展览方案。比如根据展场大小,确定展品数量多少是合适的;根据层高,挑选多大尺寸范围内的作品是相宜的等等。以“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为例,上海主办方与外方签订了300件作品的借展合同,原本选定的展览场地因为来不及通过消防验收而被取消,他们只得寻找其它替代的展览场地。外滩十八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成为300件达利作品的展出地。显然,这个场地,规格够高,但展览面积实在太小,很多作品被迫挤在一起,导致整体观感拥挤不堪,视觉混乱。

  今后,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强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国际间的艺术展览交流活动将日趋频繁。中国文化艺术市场很大,所以未来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来华展览,但国外对于这种国际巡展是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和条件的。眼下,上海在公立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系统之外,是否还能打造一两个具备专业性条件,地理位置合适,交通便利的展览场馆,越来越成为让高端艺术特展行业获得健康良性发展的迫切需求。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