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口,那些把演員稱為“戲子”的人!——在輿論批評黃曉明與楊穎大婚現象上,如果有什么話是我要急於表達的,那就是這句了。道理很簡單:誓死捍衛一切說話的權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隨便說。
一場受到萬眾矚目的童話婚禮,令黃曉明引來質疑。隨著“太過高調”、“花費奢靡”等質疑聲漸起,輿論批評最終借助屠呦呦獲得諾獎而大爆發。這篇以“黃曉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敵不過一場秀”為題的文章表示:當黃曉明揮金如土,婚禮奢華,費用達兩億的時候,諾獎得主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這讓人不禁以為難道中國夢要落到“戲子”身上嗎?
“戲子”之論,不去說它。而我也深信,黃曉明可能真的難以承擔起實現中國夢之重,但中國夢的精神難道不正是讓所有人都能得以自我生長自我實現嗎?至於說到有多少勤懇努力的人會因此受到價值觀上的傷害,多少有些一廂情願。這個世界,有人去摘取諾貝爾獎這樣的皇冠明珠,也有人以夢幻的方式去完成一次人生大禮,他們本來可以各隨所願相安無事。
我不太明白,那種聲稱屠呦呦的獎金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的說法,到底是吐槽諾獎獎金太低,還是指控北京房價太高。有一點是確鑿的,那就是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所獲得的絕不應該僅僅是一筆諾獎獎金,當然也絕不僅僅是為了這樣的一種“獲得”。這也正是屠呦呦女士所說的,“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么到底是為什么,有人會認為屠呦呦女士“一生努力”給人類帶來的財富,敵不上明星的一場秀?
既使不去正視黃曉明自辯所稱其婚禮花費大多來自商業贊助,既使他真的揮金如土、花費奢糜,只要他沒有浪費公帑,只要他一切行為均屬合法,又有什么錯?而只看到黃曉明花費巨大,沒看到它所拉動的消費與商業機會,也未嘗不是一種狹隘。更重要的是,只看到黃曉明的排場,沒看到他在婚禮之上刻意植入的慈善與環保理念,亦未嘗不是一種刻意回避。
屠女士獲獎從來不是黃曉明們必須低調結婚的理由。這個世界既有屠女士這樣潛心研究的學者,亦有黃曉明那樣娛樂公眾的明星,因此這個世界才是多元的,他們不必構成相互PK乃至互證對錯、水火不容的對立面。贊頌屠女士的貢獻,與容忍黃曉明的“張揚”也並不矛盾。對於那些反感者來說,至少應當意識到那種法律框架內的“張揚”,恰恰是每個人的權利所在。就像屠呦呦在不堪媒體采訪之後表示不願被打擾一樣,亦是一種權利所在。
那種將諾獎僅僅等同於一筆獎金,以及那種將諾獎獎金與婚禮花費簡單相提並論者,到底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又刻意忽略了什么?那種將演員視為“戲子”,並完全無視演員人格及個人權利者,到底強調了什么,又暴露了什么?至於那種認為一場婚禮秀會敵過一次諾獎的人,又表達了一種怎樣的真實與偏狹?無論如何,我仍然希望,公共輿論勿因某種狹促拉低了應有的格局與胸懷。 (作者:楊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