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少公司的股價都在穩步回升,但這幾周市場的劇烈波動,還是給一些公司帶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那些正進行或者是計劃進行資本運作的公司。
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那些與定增有關的公司。在暴跌行情中,往往有些公司的股價會跌破定增價格,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黃金坑”,對投資者來說往往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但是對於要參與定增認購的機構來說,“黃金坑”是真的“坑”。目前,二級市場股價低於定增價20%甚至更多的,已經有數家公司。
如果定增資金已經到賬,那么定增對象只能認栽,上市公司可以暗自慶幸。但是如果萬事俱備,唯獨錢沒有到賬,那就有些麻煩。
現在,不少定增的認購對象已經處於兩難境地:如果按原計劃參與定增,從二級市場股價來看明顯吃虧不少,是實實在在的“被坑”;如果違約的話,可能不僅僅是浪費5個點違約金的小事,原來約定參與定增附帶的其它權益或者是合作計劃必須要擱淺。
這個時候,上市公司往往希望定增對象趕緊支付保證金或者是最好全額到位,可是,定增對象眼看著股價落差,怎能願意輕易就范?據了解,現在一些上市公司因為上述原因已經和定增對象出現僵持。當然,如果眼下股價能夠快速回升至定增價格以上,“黃金坑”能夠被填補,是一個最好的局面,否則,上市公司的定增計劃能否順利完成就存在極大的變數。
定增受阻對上市公司來說是直接影響,還有一些影響是間接的,特別是正在醞釀收購計劃的公司,在談判桌上就會遇到問題。此前在談判過程中,坐擁大牛市的基礎,上市公司對項目的收購往往采取股權加現金的形式,現在股市下行,特別是有些公司的股價一度跌掉70%,那么此前商談的項目收購方式和收購價格肯定不再合適。
股價的大起大落,除了對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產生影響外,也對上市公司的股東等產生影響。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一些公司大股東本處在不斷減持公司股票的過程中,現在因為政策原因改成增持,這樣大股東的資金回籠就受到了限制,同時會把這種影響傳遞到上市公司。
還有一些上市公司本計劃做股權激勵,現在股價暴跌,原來的股權激勵方案必須要放棄;更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因為股價暴跌,變得失去激勵價值,因為對於激勵對象來說,現在從二級市場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股票。
對於以上種種情形,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的說法可能最有代表性:“我覺得現在最好的做法是‘無所作為’。前面幾周之內,股價可以下跌70%,現在幾天又反彈40%,這種暴漲暴跌的環境下,根本沒有辦法做方案,因為做完了方案,市場可能又發生了變化。” (記者 楊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