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學會助理研究員 徐尉珊
老人家常說:「投資是高風險活動,把錢放在銀行才安全!」殊不知其實連把錢放在銀行里,也算是種有風險的投資活動;因此惟有避開會拿你的錢胡亂投資的銀行,挑選就算借你的錢去投資也有錢還給你的銀行,才能減少存款「被消失」的機率。
銀行不一定可靠
當銀行的運作是「錢滾錢」(用別人的錢滾自己的錢)時,存戶便得明白,并不是隨便找一間銀行把錢放在里面就可以,而是需要小心自己所挑選的銀行會否像希臘銀行那樣子滾着滾着就滾出一身債。銀行家盲目放債,使銀行資不抵債,銀行自然就沒錢繼續經營下去,自然就要倒閉。然而銀行倒閉,倒霉的并不是銀行家,因為他們永遠都不會「自己責任自己負」;真正元氣大傷、分文不剩的,只會是那些盲目信任銀行的存戶。
以希臘為例,假如希臘只有一間銀行資不抵債,政府可能還能出手相助;但當全國的銀行都資不抵債,甚至銀行放債的對象就有政府的份兒時,人民又能奢望誰來相救呢?而希臘之所以出現全國性銀行倒閉,就是因為政府天天洗腦,讓人民對「銀行系統十分安全」的美麗幻想深信不疑。當人們深信銀行系統很安全,他們能看到的,就只有銀行利息的高低;而銀行為了保持高息,就惟有胡亂放債出去,拼命專注於短期回報。「上得山多終遇虎」,銀行亂放債以提高利息的不健康現象,終使希臘全國的銀行都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
應喚醒危機意識
為了自己的儲蓄着想,我們應當謹記「銀行系統絕不安全」,要做好隨時抽錢離場的準備。因為惟有當存戶會隨時抽錢離開銀行,銀行可能失去客戶時,銀行家才會開始有危機意識,開始小心投資,不再只重視短期回報。當銀行家跟你毫無血緣關系,工資亦不是由你發給他,你卻還要相信銀行家會一心一意為你畢生的積蓄着想時,恐怕就「太傻太天真」了。
銀行倒閉喚醒用戶的危機意識,在香港早有先例。1997年,當百富勤宣布資不抵債,政府決定「殺一保百」,犧牲百富勤以保銀行系統的安全,就是一個絕佳例子。百富勤倒閉,喚醒了全香港存戶的危機意識,也使得銀行在放債前三思而后行。可惜2008年政府宣布會保證所有存款,使得存戶又再次失去危機意識,可謂一大敗筆。要避免銀行倒閉,存戶本身就要有危機意識,不盲目看重利息。不然恐怕將來絕望地跌坐在銀行外哭泣的,將會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