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馬爾他的中國服裝外貿企業萊悉公司最近又接了幾筆大單。這個200名員工的公司,去年進出口額達到700萬歐元。
“聽到最新公佈的中國貿易數字,我們並不太感意外。這是中國外貿仍有較大增長潛力的體現。”公司副總經理劉嘉說。
海關總署8日公佈的資料顯示,2月中國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1.3%。其中,出口增長48.9%。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貿增長連年滑坡的背景下,這個“暴漲”讓不少外媒發出了驚呼。
這樣,中國前兩個月的貿易出口強勁增長15.3%,讓人眼前一亮。
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進出口增長預期目標定在6%左右。
在出口產品中,中國的傳統優勢專案——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最為搶眼,包括服裝、紡織品、鞋類和玩具在內的七大類產品,出口增長21.5%,占出口總值的22%。
萊悉公司是重慶外經貿集團為拓展出口而在馬爾他布的點。“2月本是淡季,但公司產值上升了30%。這裡有多種因素,其中跟中國加強外貿結構調整分不開。”劉嘉說。
專家認為,在傳統貿易優勢不減的同時,中國還在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以及品牌形象,努力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因此外貿仍有較大潛力可挖。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4.2%,占出口總值的56.1%。商務部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比重已達到57.3%。
雖然,很多商品核心技術掌握在外方手中,並且,這些產品中61.2%是外資企業生產的,但是,中國企業正在趕上來。
在渤海之濱大連,一處深19米、面積1.5萬平方米的堪稱亞洲最大的地下生產車間,一排排機床代表著世界頂尖技術,這一切都源于一家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
成立于1993年的大連光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連續投入10億元人民幣,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研發的五軸聯動機床,成功打入機床鼻祖德國市場。
當一些傳統企業面臨產能過剩時,光洋需要解決的卻是生產能力不足,即將新建一個24萬平方米的新地下車間,用以擴大產能。
公司董事長于德海說:“我們做基礎技術研究整整十年,這十年全是投入,沒有產出,主要靠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支持和其他產業的收益往這投,終於取得成功。”
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洪臣也信心十足。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亞悉尼的地鐵施工現場,他領導的這家企業生產的四台盾構機正在轟鳴作響,大展身手。
憑著優良的品質,北方重工生產的盾構機已遠銷50餘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占這家中國重型機械業排名前三的企業全部銷售收入的1/3。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外部監事梅興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未來中國在服裝、玩具等加工業出口應該繼續穩住,同時要提高產品品質、附加值,增加技術含量,並提升產品和品牌的信譽水準。
梅興保表示,如果能夠真正邁向中高端水準,中國的貿易增長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不過,要把增長潛力轉化為實力,還需要艱苦的努力,過程中還會有起伏波動。
劉嘉說,當前推動貿易升級,很重要的是向先進國家產業標準看齊。萊悉公司每年均通過國際獨立審計師對安全、用工條件的嚴格審核,達到歐盟標準。
他說:“中國增強製造和貿易競爭優勢,給有關國家帶來了好處。萊悉公司雇傭了幾十名馬爾他工人,同時準備參加當地的地產、基礎設施建設。”(參與采寫:郭信峰、李鯤、倪元錦、許曉青)